上洋污水處理廠通水調試。
永湖泵站工作人員正在檢查設備。
2011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新30年的第一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是深圳大運年,也是中央一號文件首次聚焦水利,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關鍵之年。昨日,記者從全市人居環境和城市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去年全市水務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積極踐行創造深圳質量的發展戰略,實現了水務工作“十二五”良好開局。“雙迎”工作、水源供水保障、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河流水環境治理、城市防災減災、節水型城市創建六個方面均取得了新的成績。其中,全市原水供應總量達到19.5億立方米,主要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連續3年100%,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3.5萬噸/日,總有效處理能力突破400萬噸/日,萬元GDP水耗降至18.7立方米,繼續領跑全國,并獲評國家節水型城市。
水務“雙迎”工作創出新佳績
水源供水保障能力有了新提高
2011年是我市舉辦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復查的重要時刻。全市水務系統在“雙迎”行動中創出新佳績,加快推進了35項在建治河治污工程,實施了25項投資少、見效快的水環境提升項目,開展了9項管理提升行動,進行了500多次各類應急演練。大運會期間直至現在,全市水環境明顯改善,達到近10年來的最優水平,福田河、大沙河、龍崗河干流等河道成為展示城市建設成就的重要窗口和“辦賽事、惠民生”的重要載體;大運水源供水保障安全有力,未發生一起供水安全事故;大運三防、水務安全反恐形勢平穩有序,實現“零事故、零傷亡、零損失”。水務“迎大運”工作取得的優異成績,助力深圳大運會實現了“不一樣的精彩”。
水源供水保障能力也有了進一步提高。2011年由于天氣異常,我市全年降雨量較多年累計平均值偏少近四成。在困難形勢下,全市原水供應總量達到19.5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高效保證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積極推進一級水源保護區封閉管理,加強水源保護,供水水質綜合達標率保持在99.5%以上,主要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連續3年100%;東江三期、西江引水,公明、清林徑水庫,鹽田支線等項目按計劃推進;梅林一村優質飲用水入戶試點以及廣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榮關注的大磡、麻磡、白芒三村抄表到戶工作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
河流水環境呈現新面貌
2011年,我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全年我市完成了13座污水處理廠的新改擴建,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3.5萬噸/日,增量接近過去30年歷史存量的一半,污水集中處理能力突破400萬噸/日大關,位居全國第三,基本滿足了污水處理規模要求。特別是建設在地下的布吉廠的投產,為徹底整治深圳河奠定了勝局。此外,還完成了22項污水管道工程,減少污水直排河道120萬噸/日,初步形成污水收集骨干框架;完成福永、寮坑兩污泥處理項目的擴容升級,初步解決了全市污泥出路問題。
在污水處理系統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我市河流水環境也日益呈現嶄新面貌。去年,我市啟動了河道管理范圍勘定工作,明晰涉河建設項目行政許可流程,河道管理職能發揮更加充分有效。除布吉河外,原特區內河流得到了徹底整治,“防洪排澇、水質改善、景觀提升”三位一體的河流綜合治理成效凸顯,排洪河、福田河、新洲河、大沙河等河道成為城市景觀的新亮點。原特區外的龍崗河(一期)也得到徹底整治,達到了水清、岸綠、景美的要求。機制上,完成了原特區外四大河流干流管養維護招標并制定相關考評辦法,對河道管養實行月檢查、季考核和年考評,全市河道維護管養質量明顯提高,長期困擾深圳的河道維護管養問題也有了新突破,采用購買服務方式實現精細化管理。
城市防災減災取得新進展
節水型城市創建迎來新收獲
2011年,我市城市防災減災取得新進展。水務部門嚴格落實三防責任,將隱患排查貫穿工作全過程,組織完成防洪隱患排查整改1250宗,消除內澇點50余個,清疏雨污管渠248公里,啟動防洪防風應急響應4次,轉移危險地帶群眾3萬多人次,有效應對了“5·22”、“6·11”等暴雨和“海馬”、“洛坦”等臺風考驗,全市汛期未出現嚴重險情,未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全年城市防洪度汛安全平穩。抗旱方面,提前研判全年天氣形勢,科學開展水源調度,實施寶安西北部、光明等片區抗旱保供水工程,實施飛機增雨作業21架次,增加水庫蓄水8000萬方,在降雨較常年偏少近四成的情況下,保障了全市旱季供水安全。
獲頒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萬元GDP水耗進一步下降也是2011年水務系統的重要新收獲。去年年中,我市以全國最高分通過國家驗收,被正式授予“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銳鋒親赴北京捧牌而歸,為城市新添金字招牌。我市嚴格用水計劃管理,下達10萬多家單位用戶年度用水計劃,現場核查500多家單位用水情況,對70家重點單位用戶征收超計劃加價水費;出臺水量平衡測試工作指引,完成40余家單位用戶水量平衡測試,對49家未按規定進行平衡測試單位用戶進行執法整治,完成100多家新改擴建項目節水審查,節水基礎管理不斷加強;出臺《深圳市節約用水獎勵辦法》,對169家節水先進單位和集體、594名節水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節水熱情,等等。全社會節水效果持續向好,萬元GDP水耗降至17.8立方米,繼續領跑全國。
數字
繪水務
2011年,全市水務系統積極踐行創造深圳質量的發展戰略,實現了水務工作“十二五”良好開局:
我市供水水質綜合達標率保持在99.5%以上;
我市主要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連續3年100%;
組織完成防洪隱患排查整改1250宗,消除內澇點50余個,清疏雨污管渠248公里;
我市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3.5萬噸/日,增量接近過去30年歷史存量的一半;
我市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已突破400萬噸/日大關,位居全國第三;
實施飛機增雨作業21架次,增加水庫蓄水8000萬方,在降雨較常年偏少近四成的情況下,保障了全市旱季供水安全;
全市原水供應總量達到19.5億立方米。
99.5%
100%
50余個
123.5萬噸/日
400萬噸/日
8000萬方
19.5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