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防總辦公室介紹說,6日8時,位于山東省聊城市境內的黃河渠首位山閘關閉,標志著2011到2012年度引黃入冀應急調水工作結束。
本次應急調水自2011年11月15日開始,到2012年2月6日結束,歷時84天,黃河的位山閘累計放水4.69億立方米,河北省收水4.18億立方米。
國家防總辦公室介紹說,至此,已超額完成本次應急調水任務,滿足了河北省衡水市城市用水和沿線地區的農業用水需求,維護了衡水湖和白洋淀生態環境安全。其中,白洋淀累計進水9650萬立方米,水位上升0.64米,水面面積增加60平方公里,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白洋淀是中國華北平原少有的內陸淡水湖,也是華北地區為數不多的重要濕地生態系統,素有“華北之腎”之稱。
國家防總辦公室表示,本次應急調水跨越黃河凌汛期、位山灌區冬灌用水高峰期,加之受南水北調崔莊倒虹吸工程施工等因素影響,調水管理和協調難度較大。本次調水過程中,國家防總辦公室、海河防總、黃河防總等水利部門加強實時調度和水情監測,統籌協調調水、抗旱和防凌需求,確保了應急調水的順利實施。山東、河北兩省及調水沿線地區相互配合,妥善解決了引黃調水和山東省位山灌區農業灌溉用水的矛盾,確保了引黃入冀應急調水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