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開局之年,江蘇省徐州市被環境保護部正式命名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銅山區被授予“徐州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先進單位”稱號。去年6月,銅山區榮獲“十一五全省污染減排先進集體”稱號。為了力爭在新一年起好步、開好頭,銅山環保局在“服務主線、不碰紅線、守住底線”3個方面力求新作為、開創新局面。
突出服務主線,在服務經濟發展上下功夫。服務主線,以“只設路標、不設路障”為原則,不斷拓展創先爭優意識和推動跨越發展意識。以引導產業轉型升級為方向,從嚴控制“兩高一資”項目,提高“三同時”執行率,積極推廣國家清潔生產技術。制定污染減排年度計劃,完善電力脫硫、開展脫硝工程改造,精心完成污染源動態普查更新工作。創新重點污染源申報方式,提高應對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處置能力。完成1個國家級生態村、1個省級生態鎮、3個省級生態村和80個市級生態村創建任務,做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大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加強已投運污水處理廠的環境監管,做好控源截污。不斷提高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預測報告和綜合分析能力,加強自動監控系統運行管理,加快推進環境監測、監察、信息機構標準化建設。督促加快中心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強城區噪聲達標區、煙塵控制區建設。
堅決不碰紅線,在打造生態宜居新銅山上下功夫。“十二五”末,力爭創建“國家級生態區”是區委區政府的重大舉措和目標規劃,就要做到設“紅線”不“越線”。要抓住機遇,積極進行規劃環評工作,建立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聯動機制,將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規劃環評作為受理相關項目環評的前置條件。在生態保護區規劃范圍內設置“紅線”,禁止建設一切涉水工業項目。在銅山區銅山鎮成功通過“國家級生態鎮”考核驗收的激勵下,進一步大力推動環境優美鄉鎮、生態示范(鎮)村、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示范點等創建工作,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
守住安全底線,在履行環境職責上下功夫。開展好“百日盤點”和“百日攻堅”行動,開展重點環境問題后督察工作,對建設項目全過程加強監管。強化完善聯動執法機制,對環境違法企業在環保資金安排、環保信息評定等方面給予嚴格限制。主動加強同工商、公安、電力、銀行等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對違法企業實行“停電、停貸、停檢、停批”的嚴厲制裁。堅持環境監管分片劃區、責任到人,多方位多視角實現環境執法監管的網格化、自動化、無縫隙、全覆蓋。向社會公布《銅山區環境污染舉報投訴指南》、推行局黨組成員包片負責制、環境信訪約談制、重點信訪聯席會議制等,將環境信訪納入全區大信訪進行考核,年底考核時實行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