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里聞不到臭味,污水經處理后變成清澈的水流向小河,污泥還能當建筑原料……昨日,重慶環保世紀行創模亮點采訪第一站從渝北區啟程。渝北區環保局透露,該區成為主城率先實現26項國模指標全面達標的區縣。同時,記者還獲悉,魯能新城那條讓眾多市民“頭痛”的月隱湖也開始了集中整治。
上午11點,記者來到位于渝北空港工業園區的城北污水處理廠。據了解,處理廠主要處理空港工業園區和渝北老城產生的工業和生活污水,每天處理污水量達3萬噸。據工作人員介紹,經過處理后的水質化學需氧量年均值為28mg/L,氨氮年均值為1.85mg/L,已經達到國家一級B標排放標準。
“處理達標的污水,可用來澆灌等。”記者在現場看到,污水處理時,產生了大量的黑色污泥,并被送進了貨車車廂。工作人員稱,該廠日處理的污泥達34噸,這些污泥將被運出污水處理廠,用來制作成建筑原材料。
據了解,自2008年開始創模活動以來,渝北區通過實施空氣質量治理、水環境綜合整治等環境保護工程,城鄉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截至今年6月底,渝北區26項主要創模指標已經全部穩定達標,398項創模工程全部完成。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之前市民反映較多的位于魯能新城小區的月隱湖的整治方案已經做好,整治工作正在展開,預計在今年年底月隱湖將恢復到一個可控范圍。隨后,相關部門會對月隱湖進行長期治理。據悉,月隱湖的污染源來源于上游江北區、北部新區和渝北區龍塔片區住宅樓污水管網不健全,造成污水進入雨水管和排洪管網直接進入月隱湖,造成湖水污染。
為避免整治過的湖庫出現再次污染,渝北區還專門成立了城市湖庫管理處,按要求對已完成整治的湖庫開展日常巡查,嚴防污染的反彈。另外,渝北區還在街道和企業聘請了環保監察員和監督員135名,并邀請了部分媒體作為環保義務監督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