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世博
漫步世博園,人們可以發現,這里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最新的環保理念、科學技術和實踐案例。從城市最佳實踐區的80多個城市案例,到川流不息的零排放公交車;從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到城市燈光的合理規劃,無不從各自的角度詮釋著人類科技進步的偉大成就,指引著未來人類城市的發展道路。
更綠的未來城市
環保、綠色、低碳,這不是一句時髦的口號,而是人類在地球上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低碳世博”,這是中國舉辦世博會的目標之一。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總工程師陳杰介紹,太陽能成了上海世博會園區使用量最大的綠色能源,在中國館、世博中心、主題館和南市電廠等建筑的屋頂、玻璃幕墻上,大量太陽能電池與建筑融為一體。
“世博園區建成后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總裝機容量約4.6兆瓦,遠大于歷屆世博會太陽能應用的規模。”陳杰說,據測算,世博園區光伏建筑一體化系統年發電量可達408萬千瓦時,可減排二氧化碳3330噸。
除了太陽能,世博會場館還從黃浦江抽取冷卻水,供水源熱泵機組使用,使用后的溫熱水排入黃浦江。“采用江水源熱泵技術,年運行能耗可減少40%至60%,年運行費用可降低50%至70%,年運行能耗節省約5740兆瓦時,約折合1000噸標準煤,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00噸。”陳杰說。
上海世博會還積極響應國家倡導的公交優先戰略,電 電混合超級電容車、混合動力車等各類新能源汽車的運用將超千輛。陳杰認為,這些在上海世博會期間進行示范應用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將引領未來城市交通發展方向并將成為先進制造業的新寵。
“數字城市”讓萬物互聯
上海市科委主任壽子琪說,擁有RFID技術的世博會門票嵌入了電子標簽,不僅可以絕對防偽,而且比人工驗票大大節省時間,人均刷卡進入閘機的時間不超過20秒。
去世博園城市最佳實踐區香港案例館的游客,都要戴上“芯片腕帶”刷卡進館,這令他們對一個“無處不刷卡”的香港有了初步的感受:香港700萬人口擁有2000萬張“八達卡”,乘車、購物、娛樂、上學一卡通行;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快易通”和自動停車繳費裝置“快易泊”讓交通更加便捷;智能身份證可以自助辦理出入境、借書、電子交易手續
而在世博園其他展館,也有很多物聯網技術的具體應用。比如在國家電網館,有通過手機短信就可以操控的洗衣機;在日本館,人們通過雙手就可以非觸摸地在一個巨大的生活墻上實現看電視、整理相冊、玩游戲等多種操作。
“上海世博會對物聯網技術的大規模運用和示范,將使新興技術產業化所需時間大大縮短。”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復興說。
水是城市源泉
在上海世博園城市最佳實踐區里,瑞士城市館以水資源管理案例而獨樹一幟。巴塞爾、日內瓦、蘇黎世三座城市,從不同側面展示了瑞士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管理的經驗。
巴塞爾是萊茵河上的一座古城。20世紀中葉,生活廢水、高毒性廢棄物和工業廢水的排放,導致萊茵河污染達到歷史上最嚴重的程度。在這一背景下,瑞士通過了第一部《水保護法案》,并于1957年生效。從此,每戶城市家庭的污水管道逐步與污水處理廠相連,使水質在幾年后得到顯著改善。巴塞爾的制藥和化工行業為工業廢水處理提供了巨額資金,還終止了一些高污染的生產領域,轉而加強了研究、開發與管理領域。現在,萊茵河已成為居民飲用水的主要來源。
而在蘇黎世,城市中的每座噴泉都可以提供新鮮的飲用水,這都得益于這座城市巧妙而創新的區域污水凈化和處理系統。在日內瓦,保護日內瓦湖協會于1980年成立,旨在協調公眾在清理行動中的作用。如今,日內瓦在湖水中幾乎找不到有毒物質,城市中多數居民和單位將日內瓦湖作為主要水源,99.4%人口的生活污水已連接至污水處理廠。
人類的智慧是相通的。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杭州案例展區,也選擇了“人和水”的主題。杭州是一個“五水”共存的城市,在展區內,參觀者可以感受西湖水的秀麗,錢塘江水的奔涌,西溪水的文雅,京杭大運河水的端莊,以及杭州灣之水的壯闊。通過“讀水”“說水”“聽水”“品水”等展覽環節,參觀者可以深入了解水對杭州城的深刻影響,杭州人通過不斷治水而領悟到的人與水和諧相處的道理。
未來之“光”照亮城市
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法國羅阿大區案例館外,來自里昂市的“郁金香燈”亭亭玉立、錯落有致:有投射效果的燈令婆娑樹影和若隱若現的昆蟲造型躍然墻面;創意燈光秀則通過“郁金香花瓣”引領外星人“游覽地球”的情節,讓人們品味了一場“聲色大餐”。
夜晚照明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羅阿大區燈光案例負責人金亮介紹,這個案例最大的創新在于照明規劃和設計。
金亮認為,在未來城市照明系統建設中,必須要引入照明規劃的程序。以城市實踐區燈光為例,設計者首先對各個區域的亮度、色溫等進行了界定,然后找出“夜晚的大花園”這條藝術主線,無論是植物、花瓣、螢火蟲還是其他造型的燈光,都是為藝術主線服務。
城市最佳實踐區的照明采用發光二極管燈和太陽能燈等節能燈具。金亮介紹說,與傳統光源相比,它們可明顯減少能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未來可能被廣泛用于城市照明。但他也強調,現階段兩者在使用上還存在一些局限,例如發光二極管燈的亮度不及傳統光源,不能用在對亮度要求較高的地方;太陽能燈需要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會影響燈具的美觀等。他認為,傳統光源通過一些設計和技術改進還有很大的節能空間。
城市最佳實踐區照明設計方案還專門考慮了光污染問題。“實踐區內所有燈光都不射向天空,不會對航空造成影響。此外,我們還照顧到行人和游客的視覺舒適度,人們走在實踐區內,不會有燈光刺眼的感覺。”金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