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河歷來被稱為中山、珠海兩地的“母親河”,西江流域前山河段的污染整治也影響著中珠澳三地的居民用水安全。近日,記者從坦洲鎮政府獲悉,截至目前,坦洲投資上億元的坦洲河北岸污水收集管網工程、坦洲鎮鵝嘴涌(安南工業園)截污工程、翠微涌截污工程、東灌渠截污工程、沙心涌河涌綜合治理及配套管網等工程以及東灌渠清淤工程6項截污工程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污染河涌上開出鮮艷的花
其中,最具農村治污代表性的工程,則是去年12月19日開始運行的沙心涌綜合治理工程,這也是中山首個農村生活污水人工濕地處理系統。該工程計劃總投資約402萬元,包括人工濕地和污水管網兩部分,運行后直接改變了沙心村附近污染嚴重的狀況。
一株株美人蕉、香根草、蘆葦等美麗的植物在人工濕地上搖弋生姿。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坦洲鎮和珠海市交界處的沙心涌人工濕地。記者看到,在沙心涌堤圍邊緣有兩根白色管道,一根直徑約40厘米,一根約10厘米,變濁為清的水正嘩啦啦地注入沙心涌。
“人工濕地處理系統建設包括厭氧池、垂直流人工濕地、景觀塘和管網配套工程,全長約1100米。”坦洲鎮環保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人工濕地處理系統的污水主干管起點為沙心涌南屏工業園人工渡口處,終點接入位于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東側的人工濕地,主要收集沙心涌坦洲鎮一側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經過人工濕地處理后的水流入沙心涌,可以達到地表水4類標準。
記者了解到,2007年至今,坦洲鎮還先后投資近5500萬元,完成了污水處理廠一、二期工程。據悉,坦洲鎮污水處理廠總占地面積約100畝,總污水處理能力達到6萬噸/日。污水處理廠廠區工程共分三期建設,目前已建成一、二期建設,兩期主體工程總投資約5500萬元。
全面清掃“違建游擊隊”
事實上,橫跨中珠澳三地的前山河流域周圍,存在著不少“違建游擊隊”造成的污染死角。坦洲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地處兩市邊界,非法養殖、違章搭建的現象比較常見。因此,近年來,坦洲在啟動截污的同時,更保持清違高壓態勢,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強力清理非法養殖場點、河面垃圾和兩岸的違章建筑、違規堆放和處理垃圾行為。
據了解,截至去年底,該鎮組織城管執法、環保、農業、獸醫等多個部門開展一系列的專項清拆行動,共出動人員1540人次,對前山河流域污染水環境的養殖場等進行拆除,拆除非法搭建養殖場共383間,清拆鵝嘴涌邊廢品收購站29間,清拆面積總共約38000平方米,目前已100%清拆完畢。
另外,該鎮還開展了前山河流域污染企業、重金屬污染企業、化工及危險廢物轉移企業、工業廢水轉移企業、枯水期環境安全等系列專項環保行動,對前山河流域重污染行業開展“地毯式”核查。據統計,去年該鎮共出動1860人次,檢查企業775家次,同時在鎮內大小河涌打撈漂浮垃圾11998噸。
“珠海界涌、瀝溪、南溪、翠微東大工業區、南屏工業園等排出的生活、工業污水未采取截污措施,經排污渠分別流進我鎮上界涌、下界涌、東灌渠涌、十四村涌、沙心涌,經茅灣涌、坦洲涌、鵝嘴涌等最終匯入前山河。”坦洲鎮宣傳辦主任黃當葵表示,前山河跨界水污染問題依然突出,未來坦洲將繼續加強與跨界地區的交流和溝通協調,共同采取措施做好前山河綜合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