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超標,垃圾處理項目未進行環保驗收……沱江流域城市生活污染防治審計追問
日前公布的2011年審計工作報告指出,沱江流域4市7縣區(不含成都、德陽市)在城市生活污染防治中的問題,包括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不達標,垃圾處理項目未進行環保驗收,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部分醫療廢物亂堆放等。
省審計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部分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指標未達標,是審計部門在沱江流域部分城市生活污染防治審計調查中發現的問題之一。涉及的2市2縣中,有污水處理廠部分月份出水水質中,糞大腸菌群數超標,最高超過規定限值147倍。還有污水處理廠存在出水水質中氨氮、總磷、總氮日均排放濃度超標等問題。
此次審計還發現,1市1縣的垃圾填埋場環保監控設施不完善,滲濾液處理不達標,影響地下水質安全;1個市的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超過原設計處理能力,造成滲濾液大量積壓,成為巨大隱患。此外,審計中還發現部分城市垃圾填埋場、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日常運營管理不規范,如醫療廢物中心部分醫療廢物存在亂堆放的現象,部分粉碎的醫療廢物未及時進行固化處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無每日消毒記錄等。自貢、內江、資陽市城區及資中、簡陽共有6個垃圾處理及醫療廢物處置項目建成后未按規定進行環保驗收。
審計中還發現,少數環保部門監管不到位,如未對污染防治項目中的異常數據開展驗證監測、未嚴格執行相關環保程序等。(記者 熊潤頻)
延伸調查
環保項目為何不環保?
建立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等,本是為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為何反而帶來環境安全隱患?2011年審計工作報告指出沱江流域在城市生活污染防治中的問題后,相關部門和單位是否及時進行了整改?目前效果怎樣?如何杜絕類似現象再發生?8月6日-7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問題]
公益性環保項目缺有力支持
“污染防治項目出現問題,究其原因在于環保意識和地方財力不足,導致配套建設欠賬多、標準低、環保監管能力差。”分析一些市縣污染防治項目存在環境安全隱患的原因時,省審計廳相關部門負責人如是說。
一方面,部分地方及一些部門仍存在“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慣性思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忽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特別是對不能帶來當前經濟效益的環保項目建設重視不夠,項目建設意愿不強,財政投入力度不夠,致使個別項目建設未按期完成,一些環境保護指標不達標。
另一方面,相關項目的市場吸引力不足。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垃圾處理及醫療廢物處置項目,未按規定進行環保驗收,或是垃圾處理、醫療廢物處理項目不達標。原因是這些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招標困難,頻頻流標,或者配套的拆遷安置工作沒有完成,導致相關工作不到位。“像滲濾液的處理,中央財政給了錢,建設資金足夠。但因為整個工程以公益性為主,利潤微薄,感興趣企業不多,所以招標流標后就延誤了工程時間。”一家市級環保部門負責人說。
“市場經濟條件下,公益性遠大于盈利性的污染防治項目,要靠政府的有力支持。如果地方政府重視不到位,項目建設意愿不強,單憑主管部門一家,很難干成事。”省審計廳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原因]
污染防治項目配套資金不足
部分地方因財力困難,無法滿足污染防治項目的配套要求,也是導致環境安全隱患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建設欠賬太多、需要資金量大,很多污染防治項目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市政、規劃、建設、環保等部門相互協調配合。比如雨、污水不分流,會增加污水處理量和處理成本,影響處理效果。但是要做到雨污水分流,就要全城大改造,這對于一些老城區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省審計廳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同時,部分已建成多年的項目技術參數標準較低,但因資金問題難以及時按照新標準開展技改等,也導致污水處理廠等環保指標不合格。“比如污水處理中的大腸桿菌超標問題,由于場地和資金問題,針對大腸桿菌的消毒設備在一期建設中確實沒有配備。現在正在加緊建設,通過增加過濾消毒等設備,力爭今年底使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一家市級污水處理廠負責人告訴記者說。
另外,項目運營單位未嚴格執行國家環保規定且內控管理制度不健全,環保部門全面監管力量不足,也導致部分污染防治項目出現問題未被及時發現。許多基層環保工作者表示:“2006年以前,一個市的環保監測站固定資產才100萬元,現在一臺大型設備就是100多萬元。”
[整改]
各地按審計建議及時整改
針對此次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各地政府非常重視,按照審計建議及時進行了整改。運營管理不規范、排放不達標的,對設備、儀器、系統進行及時更換、保養或者升級改造;未按規定進行環評驗收的,通過各種手段協調督促,排除障礙,盡快完善手續;環保監管不到位的,也完善了規章制度,進行了整改。如內江市垃圾處理廠滲濾液處理設施出水管網未建成,被審計部門指出后,今年4月,該廠按照要求建成了相應管網并通過驗收投入運行,改變了過去滲濾液靠污水專用車收集運送到污水處理廠的局面。記者在這里看到,盡管位于屋頂的調解池中污水翻滾,卻幾乎聞不到惡臭,烏黑滲濾液處理后,甚至用作了處理站中噴泉池的景觀用水。
“雖然問題也不容忽視,但都是發展中的問題,要在發展中去解決。只要各級地方政府、各級部門能夠真正對環保工作重視起來,各種力量形成合力,相信沱江流域的環境保護工作會更給力。”省審計廳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