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水資源人均不到300立方米,僅占全國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屬于缺水城市。在今年的市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們都十分重視水資源利用情況,紛紛獻計獻策,呼吁社會各界節約用水,有關部門加大對水資源浪費現象的查處力度。
就代表委員們關心的水資源問題,記者隨后從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今年本市各行業的用水總額度為35億立方米,相比于去年的35.7億立方米,減少了7000萬立方米,節水的關鍵仍在于洗浴、洗車等浪費大戶上。
據介紹,去年本市用水總量為35.7億立方米,包含6.8億立方米再生水。其中工業用水5.2億立方米,農業用水11.6億立方米,生活用水15億立方米,環境用水3.9億立方米。按照今年的用水計劃,工業用水要保持零增長,農業用水要負增長。
有代表指出,建筑業的水資源浪費也十分可觀,應加大查處力度。記者從市水務局得知,水務局下設的執法大隊將加大對建筑工地的查處力度,要求地下工程抽出的地下降水要全部回收利用。“也包括地鐵等建設工程抽出的地下水資源。”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今年本市各行業單位均已簽訂用水責任書,保證不超標用水。各級節水單位每兩個月就會對其用水額度進行檢查,超額者將受到重罰。
對于洗車業,他表示,有條件的洗車行必須使用再生水,沒有條件的也必須保證循環利用。
另外,2010年,本市居民家庭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了91%,不節水器具已全部退出北京市場,各級節水單位改造節水馬桶1萬套,40家高耗水企業退出北京市場,建成農業節水灌溉面積18萬畝。為了提高市民的節水意識,今年市水務局及節水單位將推出一系列節水宣傳活動,推廣節水器具。如果發現建筑商、商家使用、銷售不節水器具,市民可以舉報。
鏈接
代表委員支招節水
洗浴中心可試點水回收
市人大代表李其軍是一名水務工作者,對于水資源的浪費深有感觸。他表示,洗浴中心、滑雪場、建筑工地、洗車行既是用水大戶,也是浪費大戶。抓好這些行業的節水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水資源浪費。
而政協委員邢念增今年特地提交了《關于避免北京公用水浪費問題》的提案,矛頭也直指洗浴業、建筑業和洗車業。在調查中,他發現有些洗浴業有偷水現象,洗車業用自來水代替再生水(中水)。他建議,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對這些用水大戶的查處力度,將監管引導落實到位。“可以在洗浴中心進行水資源回收試點工作,便于以后推廣。”他說。
再生水利用應加快
去年本市全年用水量為35.7億立方米,其中再生水為6.8億立方米,不到五分之一。市人大代表宋世媛表示,本市應該加大對再生水生產的投入,鼓勵使用再生水。
“就拿石景山區的污水處理廠來說,從批復到開建用了三四年。”她建議,加大對再生水的投入力度和規模,可以有效地緩解用水壓力。
政協委員張彤今年提交了一個《關于盡快編制北京市城鄉供水管理條例》的提案,在前期調查中,她發現不少區縣建設了污水處理系統,但由于管理資金不到位,使得系統無法正常運轉,造成了浪費。她表示,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提高再生水的循環利用。
灌輸節水理念從娃娃抓起
“用自家水時會想到節約,對單位用水則不關心。”宋世媛代表告訴記者,她在調查中發現,市民對于自己花錢時錙銖必較,自家的水能反復使用,但在單位時卻不拘小節,龍頭一開就忘了關。
她認為,仍然需要加強宣傳力度,特別是對中小學生的思想教育。“一個孩子是一家人的焦點,如果能夠向孩子灌輸好節水理念,大人們也會更加注意。”(記者: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