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環境監測部門在烏江流域共布設29個水質監測斷面,提供的資料顯示,烏江流域已成為貴州省水污染程度最為嚴重的流域,突出的問題是總磷超標。作為貴州高原的母親河和蘊育眾多名酒品牌的“美酒河”,烏江污染事件頻發倒逼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已顯刻不容緩。
去年4月8日,貴州省人大環資委在遵義市召開烏江流域重點污染源防止工作座談會上,有高層人士直言,烏江流域已成為貴州省水污染最為嚴重的流域。
同年6月,該省金沙縣烏江庫區金沙縣官田鄉馬老石水域出現20余萬公斤的死魚。與此前后,相鄰的上游息烽河段和下游遵義河段也相繼出現死魚現象。隨著調查的逐步深入,上述該水域磷含量超標達40余倍結論浮出水面。有些觀察家指出,目前烏江流域的水污染問題日益凸顯,總磷濃度有上升趨勢,加大治理力度、改善烏江水質已是刻不容緩。
污染由來已久
只要在電腦里輸入“烏江污染”幾個字,就能輕易找出有關烏江污染的許多文章來,最早時間甚至是10年前。
2002年,貴州當地媒體就報道,該省九屆人大五次會議議案組收到人大代表提交的第一份議案便是10位代表提出盡快出臺《烏江水庫水污染防治管理辦法》。2010年,人大代表《關于督促中化開磷化肥有限公司整治烏江河庫區水體污染的建議》,被列為2010年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督辦建議。
烏江是貴州省第一大河,也是長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干流全長1037公里,流域面積8.792萬平方公里,其中貴州境內889公里,橫貫貴州西部、中部和東北部7個市、州、地的38個縣市,流域面積6.849公里,占烏江總流域面積的76%,全省總國土面積的38%。烏江流域為該省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保障生態安全、調節氣候環境、保障飲水、灌溉、發電、航運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口迅速增長,烏江流域水污染問題日漸凸顯。
值得關注的是,貴州省環境監測部門在烏江流域共布設29個水質監測斷面,提供的資料顯示,烏江流域已成為貴州省水污染程度最為嚴重的流域,突出的問題是總磷超標。2009年烏江水系總體水質為中度污染,29個監測斷面中,優良水質斷面14個;輕度污染斷面4個;中度污染斷面2個;重度污染斷面9個,主要集中在畢節地區、遵義市和貴陽市的城區段。息烽河出境斷面2009年6月至12月水質均為劣Ⅴ類,即重度污染。烏江的污染不僅在省內,而且還產生了跨界污染。烏江進入重慶后,涪陵部分江段多次發生“黑潮”。重慶環保部門曾向貴州省環保部門發函,請該省加強境內烏江流域污染源的監督管理,嚴格控制含磷污染物排放。
緣何屢治屢污
有關人士認為,若干年來烏江上游地區無限的、無計劃地發展環境污染極大的磷化工產品;為了單純地追求經濟利潤,大規模地發展環境污染極大的黃磷生產,濕法磷酸及相關產品,同時又是使用極端落后的生產工藝流程,不注重有限資源的充分利用和環境保護,也沒有采取任何有效的環保措施,無形中造成大規模的資源損失和環境污染、空氣污染、污水泄漏,是導致下游的烏江河水嚴重污染的主要原因。
貴州省環保廳的報告認為,導致污染的原因有四:一是生活污染比重較大;二是工業污染。流域內仍有部分工業廢水和廢棄礦坑廢水、煤炭洗選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烏江水系,對烏江水環境造成極大壓力;三是產業布局不合理。烏江流域資源開發密度較高,特別是三岔河流域的煤炭開采和土法冶煉,致使流域局部水體污染非常嚴重,即使在土法煉鋅、土法煉汞、土法煉硫完全取締后,當地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四是養殖污染治理尚未重視。烏江流域養殖特別是烏江渡水庫庫區的水產養殖,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養殖無序化發展,對烏江渡水庫庫區及下游水體總磷貢獻不小。據2008年省農業廳水產局提供的資料,烏江渡水庫現存網箱養魚面積約300畝,總產量1.2萬噸。按照一般網箱養魚物料平衡計算方法估算,烏江渡水庫網箱養魚每年對烏江渡水庫排出74.3噸總磷。
烏江庫區水體污染問題引起了貴州省政府高度重視,副省長辛維光2009年11月率有關部門到中化開磷就污染問題進行調查并召開現場會議,明確要求中化開磷采取緊急措施,渣場排查和烏江治理要同步推進,將烏江大壩下游岸邊排出的污水用泵打回廠區循環利用。隨后,副省長孫國強在12月底組織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明確要求環保、國土、水利、電力等有關部門和貴陽市、遵義市政府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限時完成該污染治理項目的經費、征地等有關手續。按照省政府工作安排,2009年貴州省環保廳對中化開磷下達了環境污染限期治理任務,并在環保專項行動中進行掛牌督辦,要求中化開磷“采取有效措施,對渣場存在的滲漏點進行治理,對交椅山磷石膏渣場進行全面防滲處理,通過實施全面防滲處理,切實防止渣場滲漏,解決對周邊河流水體污染問題,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經積極爭取,今年國家環境保護部下撥環保專項資金2000萬元用于中化開磷污染治理項目。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2010年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督辦省人大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中指出:關于省人大建議省政府責令貴陽中化開磷化肥有限公司交椅山渣場停止使用,督促該公司擬定治理方案,在污染沒有消除前,禁止該公司新、擴建項目等方面的問題,自發現烏江水體被污染以來,中化開磷進行了近半個月的自我排查,并委托貴州大學勘察設計院和有關專家開展水文地質勘察,未找到交椅山磷石膏堆場的滲漏點。2009年7月中化開磷公司又委托貴州地礦工程勘察總公司進行專項勘察,按照《交椅山磷石膏堆場防滲治理專項勘察大綱》要求,采用高密度電法、脈沖瞬變電磁法和大地可控音頻電磁法對物探線進行勘測,初步查明該區域地質溶洞大小、走向、邊界、高程等情況。截止去年10月,已鉆探終孔110個,計12000米,正在擴孔做抽水實驗。同時,回用水項目已按計劃實施,完成了回用水項目抽水井圍堰工程,正實施抽水井地下工程。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至今未找到污水滲漏的污染源。
作為貴州高原的母親河和蘊育眾多名酒品牌的“美酒河”,烏江污染事件頻發倒逼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已顯刻不容緩。(記者:管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