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前兩日,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小川帶領 12 名人大代表組成的視察組,到深圳、 東莞、 惠州三地重點視察了石馬河流域的污染整治情況, 視察了正在建設中的深圳市龍華污水處理廠二期和觀瀾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 省人大環資委辦公室主任黃誠寬透露, 這兩座污水處理廠將于明年 6 月和 8 月先后完工, 屆時, 石馬河流域深圳段的污水基本上都將能得到處理, 這對于下游的東莞來說, 是一個大大的福音。
石馬河今年已經是連續 11 年的跨界治污樣本, 在深圳觀瀾河流向東莞的出水口, 黑色的污水夾著著厚厚的白色浮沫, 滾滾流向下游的東莞, 散發出一陣陣刺鼻的臭味, 代表們一下車就捂住了鼻子。 深圳市常務副市長說: “我們深圳對不起兄弟東莞!” 省環保廳的工作人員介紹, 深圳在石馬河段的污水處理能力還跟不上污水排放量。 “龍崗區只有十幾萬人的環境承載量, 現在卻容納了380 萬人口! ” 深圳市龍崗區一位環保工作人員說。 截留的污水沒辦法完全處理掉, 污水源源不斷地從上游深圳流到下游東莞。
“石馬河流域目前每天產生的污水大概是 60 萬噸, 而當前的污水廠的處理能力根本滿足不了這個量, 到明年底,龍華和觀瀾污水處理廠兩個二期工程投入使用, 深圳市石馬河流域的污水處理能力就可以增加 45 萬噸/日, 屆時, 石馬河的污染狀況會有一定的改善。” 省環保廳工作人員介紹。
省環保廳工作人員說, “為了保證東江的水質, 東莞在石馬河匯入東江之前, 建了一個 4 米高的橡膠壩, 把石馬河的污水截住, 進行一個簡單的污水處理 后 , 再 引 進 東 莞 運 河 , 最 終 排 入 大海。”
來自惠州的代表黃秋生提議: “淡水河段, 惠州的污水處理能力暫時還跟不上, 而深圳在淡水河段的污水處理能力又有富余, 這種情況下, 兩方能不能協調一下, 試著引進一種機制, 把惠州處 理 不 了 的 污 水 引 到 深 圳 來 幫 忙 處理? ”
據了解, 在淡水河流域, 深圳市新建成 2 座污水處理設施, 累計日處理能力 已 達 到 105.5 萬 噸 , 與 淡 水 河 流 域100 多萬噸/日的生活污水日排放量大致相當。 惠州市建成了污水處理廠 5 座,新增日處理能力 23 萬噸, 同步建成配套管網 25 公里。 在石馬河流域, 深圳、東莞市各鎮全部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并投入使用。 其中, 深圳市今年新建成污水處理設施 1 座, 累計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 的 日 處 理 能 力 達 34.5 萬 噸 ; 在 建 3座, 日處理能力 50 萬噸。 按照計劃于明 年 下 半 年 可 投 入 使 用 。 惠 州 建 成 2座, 在建 2 座; 東莞建成 12 座, 累計投入 30 多億元建成截污干管 166 公里,占規劃總長度的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