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灣附近的馬欄河河面看起來碧波蕩漾。
文/圖 本報記者 唐楓
馬欄河流經大連市城區西部,向南注入黃海,為季節性河流。馬欄河曾是大連有名的臭水河,也是流經大連市內最大的河流,河長19.3公里。多年來,治理馬欄河的呼聲和行動從沒間斷過,今年年初,作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一的馬欄河綜合整治工作正式啟動,但市民仍心存疑慮。連日來,記者采訪了政府相關部門、環保專家、市民等,共同為馬欄河把脈。馬欄河臭從何來?還能不能治理?何時能變身景觀河?到底應該怎么治?
記者走訪
馬欄河臭從何來?
周邊居民的生活污水、企業污水增多
馬欄河發源于甘井子區長城鎮,流經甘井子區和沙河口區,于沙河口區南大亭入黃海。近年來,隨著周邊居民的生活污水、企業污水的逐漸增多,排到星海灣的污水越來越多,與之相連的馬欄河也變得越來越臭。近兩三年來,隨著污水處理廠一期、二期建成,對周邊居民的生活污水和企業排污進行處理再排入馬欄河,效果好了不少,但居民仍會時不時聞到臭味。
雨污合流夾帶垃圾、污泥
對于居住在馬欄河附近的居民經常聞到腥臭味道的原因,市排水處解釋說,我市的排水體制為雨污合流制。因今年夏天雨水非常充足,是幾十年來最多一次,這就導致大量的雨污合流夾帶著垃圾、污泥,經過截流管渠的溢流口進入河道內,隨著雨后氣溫升高,水和垃圾經過發酵產生了異味,導致河道發臭,并產生黑色污泥。由于馬欄河截流管渠的容量有限,當縱橫交錯的管網中的雨污水進入截流管線超過一定容量時就要外溢,以保證截流管線不被摧毀。
昨天上午,記者和市環保志愿者協會多年來關注馬欄河生態治理的專家、市環保志愿者協會辦公室主任唐在林一起走訪了馬欄河沿線。10時30分左右,正是海水漲潮時期,污水處理廠一期門前的馬欄河水位達到高位。“如果退潮或水干涸時,露出河道,下面的淤泥經晾曬還是會發出臭味。”唐在林說。記者在污水排水口的景觀區可以看到,雖然排放的污水已經經過處理,但還是會有爛泥和黑綠色物質沉積在水里。
就在河對岸,一個直徑約1米的排水口正在排水。“這些排水我們現在不知道是否合乎標準,也有市民懷疑這樣的排水口可能會是企業私自排污的渠道。”唐在林說,根據環保志愿者的調查,目前馬欄河沿線像這樣的排水口一共有18個之多。另外,臭味也有一少部分可能來自游客、路人隨手亂扔的垃圾。
部門治理
將新建污水處理廠
記者從市排水處了解到,今年年初開始,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一的“馬欄河綜合治理工程”已經啟動。今年的治理工程主要通過河道清淤、河床鋪砌、修建沉砂槽以及修補周邊欄桿、綠化等方式進行。截止到目前,已完成河床鋪砌5.6萬余平方米,建橡皮壩1座,拆除寶瓶欄桿4500多米,安裝寶瓶欄桿5000多米,河道周邊綠化8.5萬平方米,另外實施了草坪埋燈、安裝桿燈以及太陽能庭院燈等措施完善周邊照明。目前,馬欄河治理工作仍在進行當中。
針對目前河道已被水泥覆蓋,沒有分解排污功能,市環保志愿者協會建議,由于馬欄河周邊有居民30多萬人,近幾年這個數字還在增加,現有的污水處理廠一期、二期已滿負荷工作,最好在馬欄河上游再建一座污水處理廠,這樣污水從上游沖下來,對河道起到沖刷作用,沖下來的淤泥流入海水中將被吸收、分解,這樣才能解決馬欄河的臭味。
記者同時從市排水處得到了回應,目前,盡快建設紅凌路污水處理廠已經被列入“十二五”規劃中,另外準備增容馬欄河截流管線,還針對馬欄河流域逐步實行雨污分流。
市民呼聲
這樣治理還不夠
經常被維修,成效卻不大
馬欄河是大連重要的泄洪河道,由于平時也有沿途污水排入,因此生活在下游的居民經常為從河道里散發的臭味煩惱。在星海廣場附近的馬欄河,更掃了游客們觀光的好興致。
近日有市民路過星海灣馬欄河橋附近,看見這里有段護欄沒了,被警示線圍擋起來。據了解,今年的“馬欄河生態景觀帶修復工程”又啟動了。附近居民說,這幾年馬欄河景觀帶經常被維修,錢沒少花,植被也更換了好幾次,但是周圍百姓們卻始終沒感覺到成效。難道,我們“母親河”的景觀帶要靠打“吊瓶”來維系?
有市民表示,“母親河”連排水功能都沒有,大連近兩年雨水又較多,而西山水庫上游棠梨水庫有一定庫容,可以適當利用。
搞了“硬覆蓋”,看上去很美
對于解決馬欄河臭味的問題,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的專家楊為森和大連環保志愿者協會有關人士曾提出過建議,不要在河道里搞“硬覆蓋”(河道里面鋪設水泥),這只會“看上去很美”。
要真正解決問題,應當實施“生態治理”。可依靠上游水庫下泄一定庫容來進行生態自然修復。至于河邊的護欄,希望能嚴格把關工程質量,不要再年年破損年年修了。
臭味來源
1.周邊居民的生活污水、企業污水增多。
2.雨污合流夾帶垃圾、污泥。
今年的治理工程
主要通過河道清淤、河床鋪砌、修建沉砂槽以及修補周邊欄桿、綠化等方式進行。截止到目前,已完成河床鋪砌5.6萬余平方米,建橡皮壩1座,拆除寶瓶欄桿4500多米,安裝寶瓶欄桿5000多米,河道周邊綠化8.5萬平方米,另外實施了草坪埋燈、安裝桿燈以及太陽能庭院燈等措施完善周邊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