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府近日下發《關于在岷江沱江流域實行跨界斷面水質超標資金扣繳制度的通知》,要求從今年9月起,正式對岷江、沱江干流及重要支流跨市(州)和擴權縣(市)斷面水質進行考核,依據考核結果對超標市縣進行相應的資金扣繳。制度涉及成都、眉山、資陽、內江和自貢等5個市(州),彭山、什邡、井研、犍為等14個擴權試點縣(市)。
環保部門不再單打獨斗
歷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千河之省四川,近年來由于區域水污染嚴重,全省16個城市面臨水資源緊缺,涉及到全省90.2%的人口。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四川總量減排壓力也不斷增大。
如何治理區域水污染難題?已成為四川省政府解決人民群眾飲水和完成總量減排目標任務的關鍵。
今年9月,四川省政府根據河流污染受行政分割影響、跨界污染難以管控等特點,按照“誰污染、誰補償,誰受害、誰受償”的原則,提出在岷江、沱江流域試行跨界斷面水質超標資金扣繳制度,要求試點流域各市(州)、擴權試點縣(市)政府要高度重視跨界斷面水質超標資金扣繳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進行。
四川省環保廳廳長姜曉廳說,跨界斷面水質超標資金扣繳制度的實行,將以經濟手段調動地方政府抓水污染治理的積極性,促使政府主動治理污染企業、規范畜禽養殖、修建污水處理設施等,扭轉改善水環境由環保部門單打獨斗的局面。
重點考核兩項指標
此次四川省將首次對岷江、沱江干流及重要支流跨過的5個市(州)和14個擴權試點縣(市)斷面水質進行考核,重點考核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考核因子將根據水質變化和實際需要進行調整。
根據河流流量、水環境敏感程度和水質管理目標,四川對岷江、沱江流域跨界斷面水質實行分級別、分濃度考核,依據考核結果,對超標市(州)和擴權試點縣(市)進行相應資金扣繳。其中,一級斷面為岷江、沱江流域干流交界斷面,扣繳基數為50萬元;二級斷面為岷江、沱江流域重要支流交界斷面,扣繳基數為30萬元。
四川省政府明確,要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每月對斷面水質實行單因子評價,計算方式為斷面水質超標倍數乘以扣繳基數。同一個市(州)或擴權試點縣(市)范圍內,對所有超標斷面實行累計扣繳。
當入境斷面水質達標,所考核出境斷面水質超標的;所考核河流發源于本地,無入境斷面,但其出境斷面超過規定水質類別標準的;當入境斷面水質超標,所考核出境斷面水質超標程度繼續增大的,在扣除入境斷面水質超標影響的基礎上,按上述計算方式進行扣繳。
當入境斷面水質超標,所考核的出境斷面水質超標程度與入境斷面水質一致或好于入境斷面水質的;所考核河流發源于本地,無入境斷面,其出境斷面水質達到規定水質類別標準的不予扣繳。
如因洪水、泥石流、上游污染事故等不可抗力原因引發的階段性水質超標,將不執行水質超標資金扣繳,免于扣繳期限由四川省環保廳確定。
扣繳資金專款專用
四川省政府進一步明確,由省環保廳組織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每月不定期對流域跨市(州)、擴權試點縣(市)交界斷面水質進行監測,根據以人工監測數據為主、水質自動監測站數據為參考的監測結果進行綜合評定,計算出需扣繳的資金額度。年終匯總考核結果報省政府批準后,由省財政廳通過年終結算方式分別對相關市(州)和擴權試點縣(市)進行扣繳。
“以成都的黃龍溪(二級斷面)為例,其水質目標暫定為Ⅳ類,如斷面水質超標2.5倍,則當月應扣繳75萬元,一年將扣繳900萬元。”四川省環保廳政策法規處張金漢說,這將迫使各地加大對水環境的治理力度,改變“環保一家之責”的狀態。
據了解,扣繳資金將專項用于對下游污染治理的補償、水環境質量優于斷面水質考核目標地區的工作獎勵、考核斷面水質監測補助、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和運行補助等支出。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
為了確保岷江、沱江流域跨界斷面水質超標資金扣繳制度的落實,四川省政府建立起聯席會議制度,由分管環保工作的副省長及聯系環保工作的分工副秘書長作為第一和第二召集人,省環保廳、財政廳、發改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監察廳、水利廳、審計廳等部門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對考核內容和資金扣繳、使用、管理等重大問題進行研究。
四川省要求實行季度通報制度。監測結果和扣繳情況將每季度通報相關市(州)和擴權試點縣(市)人民政府。對治理成效不好、扣繳情況沒有明顯改善的予以通報批評,并將結果作為年底各地考核依據之一,不斷增加各地之間的認識和治理壓力,從而推動水環境治理。
此外,四川省還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配備完善監測設施,保障日常監測運行經費,提高監測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