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問題是民生的重要方面,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將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損害。19日,我市召開2012年長春市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副市長孫亞明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據了解,今年我市將嚴格執行環保標準,高度重視飲用水、重金屬、危化品污染問題,并加強對污水處理廠和國控、省控重點工業污染的自動監控。
去年,我市對48家單位的62臺超標排放污染物鍋爐進行了限期治理,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區優良天數345天,優良率達94.5%。同時,加強了機動車環保檢驗,共檢測機動車25萬臺(次),檢驗率達86.5%,并嚴格執行外埠機動車轉入管理,實現了外埠“黃標車”、老舊機動車等高污染、高排放車輛零轉入。此外,對水源地水質進行了111項指標綜合評價,石頭口門水庫和新立城水庫兩個水源地、4個監測點位檢測數值全部達標,我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
在去年150天綜合治理行動中,市各級環保部門積極參與,配合排查燒烤店鋪786家次,督促99家完成治理,督導16家轉項經營。組織排查各類企業7453家,對415家存在污染、擾民的業戶進行整改,對89家企業實施了行政處罰。去年我市還開展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城市污染防治設施和造紙等重點行業監管力度,嚴查企業超排、直排、偷排和不正常運轉環保設施等違法行為。檢查鍋爐及各類環保設施、設備6330臺/套,正常運轉率達97%。并對125個建設項目加強滾動排查,跟蹤督導280家單位完成了整改治理任務,下達行政處罰262份,收繳罰款534.2萬元。
去年,我市環保工作實現了水源地保護無污染事件,環境安全無應急事故、百姓訴求無群體性案件、隊伍建設無違法違規事件等目標。在2011中國自主創新年會上,我市當選了“2011年度中國十大低碳城市”,低碳城市綜合發展指數在全國居于前列。
經過長期治理,我市環境狀況持續好轉,但仍存在部分問題。會上,長春市環保局局長閆文介紹,目前,長春市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減排空間在縮小,壓力在增大。伊通河、飲馬河污染嚴重;重金屬污染、化學品環境隱患、危險廢物不規范儲運仍然存在;生態環境和農村環境保護亟待加強;一些企業惡意排污,逃避監管。
今年是長春市再創“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關鍵時刻,6、7月,國家環保部將組織專家對長春市進行考核驗收。圍繞著“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工作,今年,我市將啟動新一輪市容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包括水庫清淤、伊通河治理、污水處理廠及污水管網建設等,實施一批環境提升工程。會上,長春市副市長孫亞明指出,今年長春市環境保護的工作重點,將是突破環境保護的重點、難點問題。“重點落實燃煤機組、燃煤爐脫硝脫硫規定,整治高污染企業,汽車尾氣合格率達100%;重點剞劂松花江干支流、伊通河飲馬河污染問題,確保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主要指標達標率100%;要將PM2.5和臭氧常規空氣質量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