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麗澤生態濕地未來效果圖。
新聞速讀 明年,一個6338畝,鳥語花香、小橋流水、鶯歌燕舞的嘉麗澤生態濕地或許就將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它將最大程度對牛欄江清源減污,提高水質標準,為其筑起一道靚麗的生態保護屏障。目前,《嵩明縣嘉麗澤生態濕地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省市相關部門評審,上報國家發改委。
在這里,遠離塵囂,沒有喧鬧,沒有打擾,只有鳥語花香、小橋流水、亭子走廊、鶯歌燕舞,到處充滿安然與靜逸,呈現出一種真實、自然、飄逸、和諧、生態之美。這就是未來6338畝嘉麗澤生態濕地的真實畫面,它將對牛欄江清源減污,提高水質標準,為牛欄江筑起一道生態保護屏障。
治理、整治牛欄江流域水環境,一直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要課題,是昆明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嵩明縣委、縣政府常抓不懈的重點工作。為保護和治理滇池,在“十一五”期間,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每年調用6億立方米的牛欄江水對滇池進行補給。牛欄江水質能否達到三類水標準,直接關系著滇池補水工程的成敗。而根據近4年來牛欄江(嵩明段)干流兩個監測斷面的水質監測結果,總體水質還達不到水質功能類別要求。
“某種意義上說,明年牛欄江水質是否達到三類水,‘引牛入滇’調水工程是否能成功,這個濕地的作用至關重要。”嵩明縣牛欄江流域水資源保護與水環境綜合整治總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牛治辦”)相關負責人這樣認為,目前可研報告已通過省市相關部門的評審,已上報給省發改委再報國家發改委爭取相關資金。
牛治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嵩明楊林鎮嘉麗澤濕地位于牛欄江上游,是牛欄江八條河流上游來水的匯集地帶。詩人蘭茂曾用“天水相涵,單柯撐來明鏡里;云山掩映,群鴉飛入畫圖中”來描繪它的美。后來,因為人們認識不足,將這里開墾為農田、菜地、魚塘等,導致澤內水面干涸,濕地面積減少,濕地生態功能、水質凈化功能、景觀功能消失殆盡,污染也逐漸加重。因此,決定在八條河的匯集地建一個嘉麗澤生態濕地。
“嘉麗澤生態濕地建成后,也將是嵩明4個生態濕地中最大、最漂亮的一個,它將是集濕地、田園、村落一體的休閑娛樂度假勝地。”該負責人表示,嘉麗澤生態濕地的建成將可以減少清退6338畝魚塘養殖所產生的污染物,降低污染負荷,攔截泥砂,去除有機物及N、P等營養物質,增強牛欄江水環境凈化功能,大大改善水環境質量,不僅有巨大的生態環境效益,還有不可估量的經濟、社會效益。(昆明日報 記者黃河清 通訊員蔡發燕)
□相關新聞
四個污水處理廠完成規劃選址
為保護牛欄江,目前嵩明轄區的4個污水處理廠都已完成規劃選址,正在立項開展招投標工作。
“要確保牛欄江引入滇池的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在昆明天氣干旱缺水的情況下,甚至要當成飲用水源來保護。”云南省政府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綜合防治專家督導組相關領導曾經在調研牛欄江時這樣表示。
嵩明縣牛欄江流域水資源保護與水環境綜合整治總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嵩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從去年就開始著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工作。目前,縣城區污水處理廠和楊林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都在正常運轉中,每天負責收集處理縣城區和工業園區的生活污水。而在楊林鎮、小街鎮、牛欄江鎮的4個污水處理廠規劃選址工作基本已經完成,正在開展招投標工作。如果這4個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運行,將大大減少村莊的污染,實現全面截污。
督導組指出,牛欄江(昆明段),原來曾有一段時間為Ⅳ類水質,令人擔心,但經過治理,取得了顯著成績。今年年底,牛欄江水引入滇池,要確保為Ⅲ類水。在年逢大旱之際,甚至要當成飲用水來保護。所以,牛欄江保護十分重要。要在截污上做足功夫,工業園區要實行兩截污,工廠自己節污和工業園區截污;加強重點區域集鎮、村莊生活污水的處理,要盡快建成10個集鎮污水處理廠,開展河道村莊截污。同時,對尋甸、嵩明、官渡的551個村莊進行全面截污,每個村莊都要建污水處理設施,形成園區、縣區、企業、村莊層層截污體系。
三家企業違法排污被關閉
去年,嵩明縣環保局嚴把工業企業生產廢水排放關口,責令關閉了牛欄江流域的規模養鴨廠等三家企業。
嵩明縣環保局以規范現場監察執法行為為突破口,加大環境監察的力度,對限期治理項目和限期整改項目及時進行現場監察。同時對于排污管網不能覆蓋或者排污管網不能與城鎮污水處理廠配套使用區域的排污戶,制定并下發了整改通知,要求各企業進一步完善設施,達到了一級A標的要求。對于水排放量較大的企業要求安裝在線監控系統。目前已對嵩明鵬森紙業有限公司和昆明華獅啤酒有限公司安裝了在線監控系統,實現了適時在線監控。同時,加大工業企業環境監管力度和對違法企業查處力度。在牛欄江流域(嵩明段)水源區污染源拉網式排查的基礎上,對轄區四鎮的生活源、工業源、規模化養殖場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對違法排污的兩家企業給予了處罰,責令關閉三家企業,對重點工業污染源進行了一次大檢查,給企業敲響了警鐘。
嵩明縣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來,在牛欄江流域(昆明段)兩岸,每天都能尋覓到環保執法人員忙碌的身影。他們不怕辛勞、摸排巡查、認真執法,甚至晝夜不分,毫不懈怠。經過不斷開展對牛欄江流域渉重金屬企業的專項檢查,執法人員排查出7家渉重金屬排污企業。目前,嵩明的六電鍍企業已按照整治要求,封堵了排污口,電鍍污水全部交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統一進行處理,填報了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尋甸縣云南南磷集團褐煤蠟廠已清理受含鉻廢液污染的土壤,并進行無害化處理。目前,整個牛欄江(昆明段)未檢出重金屬。
同時,嵩明縣環保局還加強河流水質監管,建立水質監測網系統,結合牛欄江調水的要求,對嵩明縣牛欄江流域“一江八河三水庫”共12個斷面進行了監測。(昆明日報記者 黃河清)
牛欄江及主要支流沿線200米范圍內
禁止造紙業落地
在牛欄江及主要支流沿線200米范圍內,禁止電鍍、冶金、磷化工、造紙等行業落地,實施環保一票否決制度。
嵩明縣逐漸加大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減輕牛欄江流域(嵩明段)水源區環境安全隱患。主要做法是:對現有存在安全及環境風險的企業制定整改方案;合理規劃產業布局產業發展方向。牛欄江治理工作開展以來,嵩明縣委、縣政府嚴格市場準入制度,嚴把項目入口關,對新上項目實行最嚴格的環保準入制度,實行環保一票否決。縣轄范圍內所有新改擴建工程建設項目,未取得環保部門批準的環評文件,任何行政管理部門不得對其頒發行政許可證照。特別是禁止電鍍、冶金、磷化工、造紙等行業,落地在牛欄江及主要支流沿線200米范圍內,對原有的該類企業實施逐步、有計劃地搬遷和淘汰。
同時,嵩明縣還調整農業產業布局,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按照牛欄江流域綜合整治要求,劃定保護區域,嚴格控制重點區域大棚花卉、蔬菜種植,河道核心區內70%禁止種植花卉,并限制大棚蔬菜種植,污染控制區蔬菜種植面積只減不增。新增蔬菜基地嚴格控制在水源保護區外,嚴禁規模性種植在核心保護區出現,降低化肥、農藥對水資源環境的污染。(昆明日報記者 黃河清)
加強縣城集中水源地保護與管理
149畝耕地納入
生態濕地規劃建設
嵩明縣城集中水源地保護與管理成績較為突出,目前已完成了一級保護區內的149畝耕地納入生態濕地建設的前期規劃準備工作。
大石頭水庫是嵩明縣城主要的飲用水源水庫,擔負著5.7萬人及1.8萬畝農田灌溉的供水任務。為切實加強大石頭水庫水源保護工作,進一步改善飲用水源水質,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來,嵩明縣委、縣政府加大了大石頭水庫水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具體措施是:
結合嵩明縣的實際,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嵩明縣大石頭水源保護區管理規定》,為加強水資源管理、改善水環境提供了科學依據;
按照水域功能和防護要求,將水源區劃分為一、二、三級保護區,保護區范圍內的圍網和界樁、界碑等警示標志設置也已經完成,共設置界樁130棵、永久性界碑4塊、鐵絲網護欄232米;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積極開展“五堆”清理和打撈庫區漂浮物工作,有計劃地開展畜禽禁養殖工作,及時清除水源區面源污染物;
加大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水土流失治理和截污導流及生態濕地建設力度,并將大石頭水庫水源保護區集體天然林和人工商品林劃為水源涵養林,實行統一管理,努力構筑“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護”三道防線;加強庫區管理,全面禁止了水源區范圍內開山采石、挖砂、取土及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縣生活垃圾填埋場
日處理垃圾85噸
在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治污減排能力方面,嵩明縣設計日處理量為85噸、總投資為3547.28萬元建成的嵩明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衛生填埋場正式運行,全面實現“組保潔、村收集、鎮運轉、縣處理”的要求。
嵩明縣城區環衛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嵩明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建設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場和垃圾收運系統兩大部分。垃圾填埋場位于嵩明縣城東北6km處蛇山梁子火煉箐,用地面積為122.2畝,工程總投資3597萬元,設計日處理量為85噸,處理工藝為衛生填埋,使用年限為12年。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結束了嵩明縣長達15年沒有正規垃圾處理衛生填埋場的窘境。
根據市環保局關于對《嵩明縣城市生活垃圾清運及處理工程建設項目試運行申請》的批復,該填埋場從去年11月18日至今年2月18日,試運行了三個月。目前,待省環保廳進行最終驗收后,老垃圾處理場(嵩阿公路7公里處)將進行封場,嵩明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衛生填埋場將投入正式運行。屆時,將滿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組保潔、村收集、鎮運轉、縣處理”覆蓋全縣各鎮(街道辦事處)村委會的要求。
另外,縣城污水處理廠近期日處理污水達到10000立方米,遠期日處理污水將達到35000立方米;楊林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近期規劃日處理污水5000噸,遠期規劃日處理污水20000噸。(昆明日報記者 黃河清)
34萬畝農田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能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去年嵩明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達34萬畝,少投化肥純量1529.2噸,其中氮674.5噸,五氧化二磷854.7噸。
為加大水源區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水源,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嵩明縣積極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通過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提高了化肥利用率,減少了化肥施用量,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去年,嵩明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達34萬畝,小春完成15萬畝、大春計劃19萬畝。目前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培訓53場次,培訓農戶70000戶,農科人員900人次,發放施肥建議卡55000份。完成測土配方施肥34.8萬畝,其中水稻6.7萬畝,玉米6.6萬畝、蔬菜21.5萬畝。(昆明日報記者 黃河清)
220口沼氣池建成使用
去年,嵩明計劃新建沼氣池600口、節柴改灶1800眼,現完成沼氣池建設220口、節柴改灶650眼。
嵩明縣去年積極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農村清潔能源建設,本著集中成片發展的要求,以牛欄江流域山區、半山區為主,加強以沼氣為紐帶,改灶為基礎,太陽能、沼氣綜合利用等相結合的農村能源建設。
嵩明縣秸稈還田項目目前完成蔬菜秸稈還田1200畝,輻射帶動2800畝,舉辦培訓班15場次,培訓農戶450戶,培訓800人次,發放資料1200份,酵素菌700公斤。嵩明縣還實施鄉村清潔工程,強化綜合整治力度,清除污染隱患,加大牛欄江流域水源保護區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積極開展糞堆、草堆、石堆、土堆、柴堆清理,及時清除牛欄江流域水源保護區面源污染物。(昆明日報記者 黃河清)
陸地生態建設植樹2萬畝
去年,嵩明縣面山造林、碳匯造林、義務植樹等2萬多畝。
結合城鄉園林綠化,嵩明縣加強陸地生態建設,結合牛欄江水環境及“四環十七射”環境綜合整治,該縣著力打造沿河、沿江、沿路綠色生態廊道。截至目前,嵩明已完成面山造林2000畝,占計劃的100%;封山育林10000畝,占計劃100%;碳匯造林100畝,占計劃100%;義務植樹104.3萬株,占計劃130%;牛欄江河道兩岸防護林100畝,占計劃100%。
另外,為了保持河道的干凈整潔,各鎮、街道辦針對“一江八河、一濕地三水庫”設置了94名保潔員,投入712.224萬元治理資金,對水面、河道進行全天清理、打撈垃圾。嵩明縣共打撈2032.28噸垃圾;拆除河道臨危建筑4270平方米;完成河道綠化358481株;取締養殖戶37戶,堵污水口2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