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閩江干流長樂段水質達標率為100%,長樂境內閩江支流水質達標率為91.7%,閩江炎山水源水質達標率100%,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流域水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
這只是長樂推進國家級生態市工作的一部分成績。2012年,長樂市將達到省級生態市建設標準。2013年,長樂市將達到國家級生態市建設標準,實現生態建設全方位推進。
不斷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
2011年,長樂市投入246萬元在炎山取水口建設飲用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這是長樂市乃至福州市第一座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配有水質五參數、高錳酸鹽指數、氨氮、重金屬等13項自動在線分析儀。目前,自動監測站運行正常,可將監測數據傳輸到市環保局,實現遠程智能化控制。
長樂市城區污水處理廠于2008年投入運行,為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2010年以來開展了里仁工業區配套污水管道工程、下洞江沿河兩岸污水截留工程等配套管網工程,目前長樂城區污水廠日均污水處理量達到3萬噸。
全力推進生態鄉鎮創建工作
至2011年,長樂市共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街道)3個、省級生態鄉鎮(街道)8個、國家級生態村2個、省級生態村26個、福州市級生態村95個。
長樂市還制定了《長樂生態市建設規劃》,并通過人大審定,由長樂市政府頒布實施,這標志著長樂市創建國家級生態市工作全面啟動。2012年長樂市將達到省級生態市建設標準,2013年長樂市將達到國家級生態市建設標準。
結合生態創建,地處閩江邊上的猴嶼鄉積極開展農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作,該項目于2010年10月動工,因地制宜建設以人工濕地和生物浮床為主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這項治理工作投入資金200多萬元,當地的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觀。
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組織落實《長樂市畜牧業發展規劃》和《長樂市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規劃》。至2011年底,長樂拆除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176家,畜禽養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來,長樂市投入1億多元全面整治蓮柄港、上下洞江,切實提高了長樂市的防洪能力,徹底改變了江河兩岸臟亂差的狀況。
不斷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
長樂市持續開展環保專項行動,近年來組織開展了化學品環境管理和危險廢物專項執法、氟化工和醫藥制造專項檢查、油庫溢油專項調查等多項整治工作。
嚴格推行清潔生產,督促重點企業節能降耗,加強企業規范和提升。對“雙超雙有”企業全面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目前已有41家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33家通過專家評審,5家通過驗收。
加強重點行業整治,近年來長樂共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開展了印染行業污染整治工作。
進一步完善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目前,長樂擁有在線監控設備150臺、“全球眼”41個。長樂市充分利用在線監控系統結合現場監管,不斷完善污染源監管,提高監管效率,變查處違法排污為預防違法排污,違法排污行為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