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熱烈掌聲響起,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與臨沂市市長張務鋒共同簽署了《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臨沂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隨后張波又趕赴萊蕪市,與萊蕪市市長楊宜新簽署了《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萊蕪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建立廳市合作機制,這是山東環保創新發展的又一探索和實踐。
為什么選擇臨沂、萊蕪開展戰略合作?
張波表示,與臨沂市、萊蕪市簽訂環境保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對于進一步推進生態山東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和諧共贏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協議,山東省環保廳將通過與臨沂市政府、萊蕪市政府合作,把臨沂市建設成為全省“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示范區”和“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的先行區”,把萊蕪市建設成為“流域污染治理示范區”和“大氣污染防治的先行區”。
張波在簽約儀式上指出:“臨沂市地處魯蘇邊界的敏感地區,國家重點考核的淮河流域24個跨省界斷面中,山東省有8個,其中7個位于臨沂市。今年以來,臨沂市委、市政府高點定位,全面啟動生態臨沂建設,以‘環保專項整治三場攻堅戰’為帶動,全面加強環境保護,在生態山東建設中起到了帶頭、表率作用。萊蕪市處于南水北調東線匯水區域,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將環保工作放在全市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謀劃,提出了建立以‘改、建、提’為重點的節能減排、生態環境良性運行機制的工作思路,深入推進‘碧水藍天’工程,全面加強環境保護,全市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廳市環境保護戰略合作咋開展?
根據《環境保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山東省環保廳與臨沂市政府合作,共同推進臨沂市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進一步協調發展,支持臨沂市城鄉水域環境綜合整治、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和環境安全防控體系建設,促進臨沂市環保產業發展。與萊蕪市政府合作,對萊蕪市環境執法能力、環境安全防控、環境基礎能力、生態文明建設、農村環境保護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支持。
山東省環保廳加強對臨沂市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協調和支持。在項目布局、體制創新、政策實施、資金安排等方面特別考慮沂蒙革命老區實際情況,不斷加大對臨沂市的扶持力度。以沂沭河流域水環境質量整治提升為重點,加大對臨沂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支持臨沂加快環境安全防控體系建設,將臨沂市環境監控與預警系統建設列為全省示范工程,在環境監控中心建設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支持。支持臨沂市環保產業研發基地和園區建設;支持臨沂市申報國家和省級各類重大環保專項課題,支持臨沂市開展污染源監測社會化試點工作;支持臨沂市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
山東省環保廳支持萊蕪市建設流域污染治理示范區,指導萊蕪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制定與實施,指導萊蕪市建立健全聯防聯控機制,對萊蕪市環境容量測算及源解析工作給予技術指導,支持萊蕪市機動車尾氣防治能力建設。對萊蕪市轉方式、調結構及生態市建設工作予以指導、協調和支持,指導萊蕪市全面完成污染減排任務,對萊蕪市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項目優先支持,依據污染減排、落后產能淘汰規劃,在資金安排、技術創新、政策實施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對萊蕪市的環境執法能力、環境安全防控、環境基礎能力、生態文明建設、農村環境保護等方面給予相應指導和支持;指導萊蕪市開展區域環評和規劃環評;支持萊蕪市發展環保產業。
廳市環保戰略合作有何重大意義?
張波指出,山東省環保廳與臨沂市、萊蕪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進行環境保護體制、機制、政策等方面的探索與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動,也是積極探索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有益嘗試。
圍繞建立廳市合作機制,山東省環保廳與臨沂市政府、萊蕪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組織省環保廳有關處室與兩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兩市環境保護重大問題。由省環保廳政策法規處和兩市環保局負責具體日常工作。
臨沂市委書記張少軍強調,簽訂合作協議為強化城鄉水域環境綜合整治,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深入開展“兩型社會”建設提供了良好平臺。臨沂市將以協議的簽署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努力為合作提供優質服務,營造良好環境。市環保局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及時向省環保廳匯報合作實施情況,積極利用上級優惠政策,全力打好空氣質量改善、城區水質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三場攻堅戰。
楊宜新在簽約儀式上表示,此次環境保護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為萊蕪市與省環保廳深化合作搭建了新的高位平臺,為全市環境保護事業加快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為加強生態萊蕪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要認真履行協議內容,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改善環境質量,確保環境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