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水利、環保部門在日常檢查中發現部分企業有疑似亂排污的情況。
在白洋灣自由村附近,旁邊就是京杭大運河。記者在現場看到,有一種泛著白沫的水正往河道里排放,空氣中散發著陣陣異味。
水利部門介紹,大家看到的這個排水口其實是一個泵房出水口,為何從泵房流出的水會呈現這樣一個狀態,他們也很疑惑。
蘇州市水利局河道保潔所所長李友軍說:“這個泵房在白洋灣地區防汛時是有用的。怎么會現在出來是那樣的水,這個要環保部門檢測,下結論了再說。”
同行的環保工作人員隨即進行采樣。
蘇州市環保局副局長費永華說:“主要是小河浜里的水通過泵房打到大運河的水,沿途可能有一些企業,特別是四藥廠的水。正常情況下,現在應該是冷卻水的水,也就是說它從河里取了水,水冷卻以后再回到河里。”
環保工作人員隨后進入四藥廠采樣檢查,不過對于大家的質疑,企業負責人表示,這應該跟他們沒關系。
蘇州市第四制藥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智鳴說:“我冷卻水就在這小河邊,排放都達標,污水處理進入城市污水管網廠,標準給我300,現在基本上每天運行在220左右。”
不過,在對廠區外圍的小河浜進行取樣時,一位私自筑壩的當地村民又讓大家有了意外發現。原來這位村民筑壩是為了擋住污水,不讓它們進入自己承包的魚塘。
當地村民時先生說:“這個四藥廠的污水,我沒辦法控制。再加上運河里的水進來,馬上滿起來淹掉,我也沒辦法。假如說這個水進去,一條魚都不會生存,2004年淹過一場,損失將近20萬。”
時先生說,自己晚上在巡視魚塘時還有過別的發現,這條小河浜水質之所以呈現出褐黃色就是因為還有別的企業在排放。
通過管道順藤摸瓜,大家果然找到了管子的出處,的確是從廠區圍墻里延伸出來的。對于這里的水質,環保部門也進行了采樣。
蘇州市環保局副局長費永華說:“這個黃色的水,我們感覺是有問題的。所以剛才我們也到現場來查了,我們準備下來,還要派環境監察同志到現場,到周邊區域逐個排查,發現問題一定要嚴處。”
對于檢測結果,我們將繼續跟蹤。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現在國家非常重視生態文明,各家企業都要切實履行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來,共同保護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