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青海省水利廳了解到,青海省已制定完成了《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將以建立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控制指標體系為主要任務,為推動新青海建設提供水資源保障。
《意見》指出,嚴格落實水資源開發利用,強化取用水總量控制,嚴格取水許可管理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加大地下水管理和保護力度,實行水資源統一調度。到2015年,全省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37.15億立方米以內;到2020年,全省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37.95億立方米以內;到2030年,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47.54億立方米以內。
嚴格控制用水效率,加強節約用水和用水定額管理,限制高耗水工業項目建設和高耗水服務業規模,加強灌區節水和工業節水技術改造,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鼓勵并積極發展污水處理回用、雨水、微咸水等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到2015年,全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25%,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489;到2030年,全省用水效率接近國內平均水平。
完善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制度,建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和納污總量控制評價體系,從嚴核定水功能區納污容量。加強對水功能區水質、污染物排放的動態監測,強化入河排污口監管。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加快實施全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和農牧區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強化飲用水水源應急管理。加強水土流失治理,防止面源污染。加強三江源區、青海湖流域、祁連山區等重要生態區、水源涵養區、重要濕地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合理控制水土資源開發。到2015年和2020年,長江、黃河(湟水)、瀾滄江、青海湖等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分別達到74%和88%;到2030年,全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