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安鎮農技水利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再次來到位于鹽官下河、洛塘河長安段附近的一家養殖場,徹底關停這家存在了十多年的養殖場。
這是長安推行河長制以來關停的第二家存在污染隱患的養殖場。除此以外,還有兩家養殖場也正在關停處理中。
長安鎮(高新區)環境衛生監督管理辦主任俞新根介紹,在前期對全鎮河道排摸中,共發現排污口1920個,是全市各鎮、街道中最多的。按照要求,今年長安要對316個市級河道排污口實施封堵,對50%的鎮、村級河道排污口進行封堵。
這么多的排污口封堵給長安鎮(高新區)帶來不小壓力。在這部分排污口封堵中,有一部分是養殖污染。針對這些養殖戶,工作人員多次上門做養殖戶思想工作。針對養殖場存在懷孕母豬等特殊情況,實施了分批關停和拆除養殖場內設施。
除解決養殖場排污口外,對于長安鎮(高新區)來說,還有大量的生活污水排污口,特別長安老鎮區。
以往,在長安老鎮區的中街、西街等地,常常會看到居民家中污水流入河道的現象。然而,這延續了幾十年的現象在全市水環境整治中改變了。
隨著長安鎮(高新區)對老鎮區市級河道崇長港、上塘河等排污口的封堵,老鎮區沿市級河道居民的生活污水都進入了管網。
“這次老鎮區總共涉及修川社區等七個社區。”俞新根告訴記者,這些老鎮區由于大型挖掘機不能進入,給鋪設管道施工帶來不少困難。
為此,長安鎮(高新區)投入500多萬元,組織人員對老的沿河小區、居民居住點等鋪設管道。
通過上下共同努力,截至目前,長安鎮(高新區)市級河道的316個排污口已完成封堵311個,完成98.4%。另外鎮村級河道排污口封堵已完成1300多個,完成80%以上。
“今后,我們將繼續推進剩余排污口的封堵。”俞新根介紹,水環境整治是一項長期工作,在完成排污口封堵,實現地面污水整治的同時,長安還將對這些已封堵的排污口進行嚴格監管,保持長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