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北京一些仍然使用自備井的小區出現了各種問題。上周,朝陽區東一時區再次貼出停水通知,大興區九龍家園則因自備井運營成本高面臨水費漲價……自備井水質差,設施陳舊,水費收繳難等問題困擾著一些小區……一周來,記者深入朝陽、大興、通州等地多家小區,了解到小區居民呼吁加強對自備井的監管維護,期盼接通市政自來水。
問題1水質差
[東亞瑞晶苑]
水垢太多居民不敢喝
“市政自來水水質每天都能檢測,而我們小區的水質誰來負責?”提及小區水質問題,使用自備井的通州東亞瑞晶苑小區的業主紛紛表示擔憂水質。
用水壺燒水,沒幾次壺底壺壁就結了一層厚厚的水垢;新啟用的淋浴噴頭,噴水口被堵滿了渣滓;白衣服洗成了黃衣服……在首個公開承諾終身保質的限價房小區東亞瑞晶苑的業主論壇上,不少業主發帖抱怨用水問題,表達對水質安全問題的擔憂。“上周末我帶孩子到小區,燒了一壺開水準備給孩子沖奶粉,水燒開后沉淀半天,發現水面有一層白色油狀漂浮物,沒敢給孩子喝,又去超市買了礦泉水。”一業主的帖子引來不少鄰居的關注。“水垢很大。熱水器、埋在墻體和地板下的水管,估計用不了多久,小區的供水管網就會被堵。”業主高先生發帖稱,令業主們最為擔心的是在小區西南側不遠處便是一個大垃圾廠,還多次發生在深夜燒垃圾、塑料等問題,大家擔心污水滲漏造成地下水資源污染。
據了解,該小區入住僅一年,因擔心水質問題,不少業主已開始提水桶下樓打第三方售賣的純凈水,用來做飯和飲用。“我刷牙洗臉、喝水做飯用的都是從樓下飲水機打的水,家里水管內的水就用來洗澡、洗衣服、拖地,一元錢打一桶5升的水,我一人3天得兩桶。”業主陳女士反映。記者走訪發現,該小區尚有近半業主未入住,8棟居民樓下已裝有兩臺飲水機,“打水的多,就這樣還常常排隊。”陳女士稱,目前,大家都盼著物業公司能協調,讓大家喝上市政自來水。
追訪
昨天下午,通州區衛生局相關負責人稱小區物業公司可按時向當地衛生監督所送檢小區水樣,水務部門水質檢測中心也可按照國家標準,對提交水樣進行106項標準檢測。
針對業主質疑水質安全等情況,社區專家舒可心指出,小區物業公司應將水樣檢測結果及時向全體業主公布,以便消除業主疑慮,及時解決水源安全問題。小區業主更應監督物業公司、小區開發商采取恰當的水處理措施,保證用水安全。
問題2設施舊
[東一時區]
設施維護差致常停水
“東一水自刨,黃湯各家跑。別嫌水質差,價錢不肯少。自備水哪好,都不給喝飽……”12月9日深夜,朝陽區東一時區小區自備井再次停水,因此有業主寫下了上述的打油詩。前天上午,就該小區常停水、水質差等問題,記者在小區內走訪了20多位業主,超過三分之二的業主反映小區常停水、水質差。
一業主稱,“眾所周知東一的水很差,水垢異常大,經常放出黃泥湯。水是東一天大的事,幾年來,東一的業主多方奔走呼吁,經檢測幾種元素超標,但由于種種原因,至今沒能解決,大家都還在食用不合格的水。”因為水質差,不少業主甚至不用小區供水,直接將其稱為“黃泥湯”。
“前天早上停水來著,昨天一天水都特別的黃……咱這水啥時才能清澈呀?也不知道自來水是不是要等到我80歲時才能接過來?”業主“東一的大米”發帖稱。業主們紛紛在論壇發帖呼吁,或找到物業公司詢問對小區供水問題的解決,但直至目前仍沒有合理的解決方案。
業主們質疑小區屢次停水的原因并不是地下水位下降,“真正原因是物業公司對自備井維護不力。”一知情人士透露,小區三天兩頭停水,一來水就得先放半天黃泥湯,每次停水,小區物業公司都貼通知說是水位下降,其實是自備井設施舊了,需要更換,花費得十幾萬元,物業公司、開發商和自備井設施廠家3家商量分攤,但都不愿意出錢,“一停水物業公司就貼通知說地下水位下降,大家都覺得可笑,感覺他們是瞎忽悠。”
前天下午,記者在該小區13號樓后側找到了自備井,一間小小的水泥房,房門上上著鎖,“一直上著鎖,沒看見過人來維修。”
追訪
記者多次聯系該小區北京均豪物業公司了解情況,但該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不能接受采訪。
社區專家舒可心指出,在小區接通市政水之前,小區業主可集中要求小區物業公司有所作為,加強對小區自備井設施的看管與維護,一旦發現設施運營存在安全隱患便即時排除。
問題3水價高
[九龍家園]
運營成本高水費收繳難
大興區九龍家園小區444戶居民生活用水來源于小區內的自備井水廠,目前,大家正面臨著自備井運營帶來的高水價問題。
自備井水質問題是該小區業主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經檢測,小區井水總硬度、硝酸鹽氮含量等數值超過相關安全標準,長期飲用將嚴重危害居民的身體健康。去年9月份,大興區水務局為該小區加裝了水凈化設備,并對其現有自備井供水系統進行了改造,由此又造成了部分業主對高額水費的抵制,致使水費收繳困難。
為督促業主們積極繳納水費,該小區業委會還特意召開了水廠現場觀摩會,并告知居民,電費在水費中占的比率很大,每噸水的電費成本為2.5元,排污費1.04元,小區水廠的凈化工藝為陶粒罐粗濾、PP纖維精密過濾、RO膜反滲透過濾器四級過濾,增阻垢劑、消毒劑費用、設備維護基金等成本為2元,再加上為了保障水質,每兩年還要發生一次設備清洗費2萬余元及水質檢測等,成本線浮動在6元,而飲用水的產出率基本控制在50%,也就是兩噸經過超濾的成品水產出一噸飲用水,所以飲用水的成本為12元。
水廠的運營成本高,部分業主不愿意交高額水費,由此造成物業公司欠繳電費4萬元,電廠斷電,導致該小區444戶居民及同時使用該小區自備井水源的300多戶居民遭遇斷水。
“抽水要用設備,設備要用電,維護要投入,管理要人力,這些都落實到兩個字:成本。最近的停水事件,正是由于入不敷出、資金斷鏈造成的。因此,保障自備井的運行,資金要到位。”該小區一知情人士稱。
追訪
面對自備井運營高成本,該小區業委會負責人稱,小區將啟動業主大會,由業主們共同決定如何解決用水問題。一,保留自備井,按照用水成本繳納水費。二,同政府協調,呼吁減免水務部門征收的排污費,降低業主用水費用負擔。三,封存自備井,呼吁接通市政用水。
部門回應
部分地區還需依賴自備井
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目前,在北京城區仍有約3000口自備井用于生活用水,特別是使用自備井水源的居民反映存在水泵斷電、水質超標等各類用水安全隱患。
該負責人表示,受市政水水源能力限制,今后一段時間內尤其是南水北調水進京前,部分使用自備井的小區,只能利用自備井供水。為徹底解決飲用水問題,各級水務部門已經針對各類問題產生的原因,采用了挖新井、增設水凈化設備、加強水質監測與監管等措施,解決了部分小區居民的用水問題。特別是今年5月份以來,對豐臺、朝陽、海淀、石景山4區自備井開始啟動水質改善工程,一是在現有自備井供水設施上,加裝水處理設備,并根據自備井不同水質,采用過濾、加強過濾和反滲透工藝,使水質達到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令30萬居民告別水垢。
但面對居民對市政水的呼吁,還面臨著市政管網鋪設不到位、水網改造費用高等實際難題。市水務、衛生部門將積極創設條件,加強對小區自備井的監管,保證水質安全的同時,積極創設條件為小區接入市政水,“今年11月份,我們已經在朝陽區常營地區開工建設了北京市第十水廠,建成后將能解決定福莊、常營、東壩乃至通州地區的用水。目前,北京已經禁止打自備井,2014年長江水就進京了,屆時只需將管網與自備井管接通,便可實現對市政水的供應。”該負責人稱。
名詞解釋·自備井
全稱自備水源井,相對于城市市政自來水而言,主要是由企事業單位和居住小區開鑿、供單位或小區居民生活用水的水源井。截至目前,北京城區生活用自備井尚約有3000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