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對研究水質的夫婦已20年不喝自來水”的新聞,引發了人們對自來水水質的廣泛關注,不少人由此發問:這自來水,真臟得沒法喝嗎?對此,省政協委員、沈陽市水務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張國祥告訴沈陽晚報記者,沈陽水質屬國內較好水平,水廠“出口水”符合“新國標”水106項指標要求,請市民放心飲用。而今年全運會前,渾南地區的百姓也能喝上大伙房水。
沈陽水質屬上游水平
既然水廠“出口水”合格,為啥還會有百姓反映水質差?張國祥表示,沈陽這座城市太老了,供水歷史已有100年,城市管網老化狀況非常嚴重,輸送過程中有可能對水源造成污染。目前,老舊管線占到城市管網的60%以上。
年底八成供水靠大伙房
“沈陽的飲用水結構以前是地下水占2/3,地表水占1/3。但自從2011年大伙房水庫的水成功入沈,這一結構發生了大逆轉。目前,沈陽地表水已占總供給量的2/3,年底要達到4/5,這些地表水都來自大伙房水庫。”張國祥表示,大伙房水庫引水入沈工程一期計劃每天90萬噸,今年下半年將全部完成,再加上原有的每天40萬噸,屆時沈陽每天將有130萬噸大伙房水庫的優質地表水流入沈城千家萬戶。而二期計劃為120萬噸,省里正在規劃,具體實施日期還不確定。
渾南居民將喝“大伙房水”
對于渾南居民普遍反映的水質差問題,張國祥回應,今年開春兒就將在渾南地區建設配水廠并鋪設管線,預計水廠在7月份竣工,該水廠的供應能力將覆蓋整個渾南地區。這樣一來,全運前,家住渾南的百姓都能喝上水質更好的大伙房水,徹底打破渾南新區供水瓶頸。而考慮到地勢和地下水質好,皇姑北部地區自來水供應仍將以地下水為主。
委員建議在媒體公開水質監測指標
在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借著由“最會喝水家庭”引發的熱議,省政協委員許慕俠向大會提出了《關于在媒體公開水質監測指標的建議》。
許慕俠建議,參照北京的公布做法,遼寧也應盡量每季度通過網站發布信息。依據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水廠和監測部門公布水質監測指標。同時在報紙的天氣預報板塊,電視臺的天氣預報板塊進行立體的媒體傳播介紹。此外,應建立監督監管部門,以避免水質信息的發布者同時也是自來水的供應者,產生“王婆賣瓜”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