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為促進我市環境改善和低碳經濟發展,確保今年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任務,預計今年年底,我市各縣將建立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垃圾日處理能力將達2000多萬噸、污水日處理能力將達40多萬噸。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減排目標任務的關鍵年,為了給“十二五”減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2006年,市政府將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目標分解到縣市區,并將“一縣兩廠”的建設項目列入我市2007—2009年“民生工程”,由市長親自任我市污染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加強規劃指導,明確年度實施計劃,分級簽訂目標責任書,將節能減排的目標任務細化分解、逐級落實,并納入政績綜合考評體系,切實強化節能減排考核和問責制。
“5·12”特大地震使我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設工程一度停滯,災后重建工作將基礎設施減排工程列為重要目標和內容,相關部門還聯合開展專項檢查,督促落實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的建設和修復等。面對時間緊、任務重、施工難的困難,各級各部門以“搶時間、攻難關、保質量”為工作宗旨進行建設。截至目前,我市城區已建成2座污水處理廠,江油、安縣污水處理廠也已建成,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27萬噸。城區及江油垃圾處理廠已建成,平武、梓潼、鹽亭、三臺的垃圾填埋場已進入試運行,其余各縣的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在加快建設中。據了解,預計今年年底,我市各縣將建立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
據了解,2006—2009年,我市經國家和省級相關部門認可的減排項目共22項,這些項目有效發揮了重點減排工程的作用,我市各項總量控制指標達到省級政府下達的目標。與此同時,我市還對重點工業減排項目和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每周1次以上的現場監察,發現問題立即督促相關企業進行整改。據統計,自2006年至今,我市已完成省級限期治理及依法關停、取締、搬遷污染嚴重和治理無望的企業58家。(蘇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