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近日召開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討論了《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的行動計劃》及配套的考核辦法。
江蘇省長李學勇在會上強調,抓好節能減排是生態省建設的硬任務,要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擴大清潔生產規模,以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破解資源環境約束。實施嚴于國家要求的落后產能淘汰計劃,開展重點耗能企業節能行動。提高節能環保市場準入門檻,嚴格執行新建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項目核準程序,堅持有保有壓、有促有控,堅決遏制產能過剩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對污染嚴重且治理無望的企業,要毫不手軟,鐵腕關閉,不留退路,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
■在四大方面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程
李學勇要求,在四大方面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突出抓好碧水工程。堅持把太湖、淮河流域治理作為江蘇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性工程,加快建設南水北調江蘇段、通榆河兩條“清水廊道”,嚴格整治主要入江、入海河流,城市主要河流基本消除“黑臭”,推動重點河湖和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改善,保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
深入實施藍天工程。提前實施機動車國Ⅳ排放標準,加速淘汰各類黃標車,建立工地、道路揚塵治理的長效機制,抓緊搬遷一批城市及近郊大氣污染嚴重的企業,重點企業實施脫硫脫銷工程,大幅減少酸雨發生幾率,大幅減少灰霾天數。
大力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通過5年的努力,把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分別提高到90%和8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100%和95%,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90%,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基本全覆蓋。全面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使全省農村環境面貌有一個大的改善。
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加快實施次生天然林、生態公益林保護等重點項目,積極開展“綠色家園”、“綠色單位”、“綠色道路”建設,構建吸附污染、凈化環境的綠色屏障。要把各類自然保護區、濕地、水源涵養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嚴格保護起來,制訂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全面開展山體復綠、工礦廢棄地恢復治理,提高土壤污染防治水平,切實增強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和平衡能力。
■完善機制,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工程順利實施
李學勇指出,要以更完善的機制,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要完善組織協調機制。充分發揮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的作用,定期研究解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的重大事項。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根據職責分工,切實負起責任,密切協調配合,增強工作合力。
創新激勵約束機制,生態文明建設工程需要巨額資金,必須多方面想辦法、多渠道籌集。具體講,就是不僅要有財政大規模的投入,還要制訂優惠政策,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廣泛參與;保證必要的環保投入。不僅強調政府環保責任,還要落實企業治污義務,要繼續推進資源環境價格改革、生態補償、排污權交易、綠色信貸、污染責任保險等方面的政策創新,加快形成具有江蘇特點的環境經濟政策體系。
強化科技支撐機制。當前,科技革命的加速推進和新技術的蓬勃發展,擴大了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技術選擇空間。要把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和科技創新工程緊密結合起來,深入實施節能減排科技支撐行動,抓緊開展一批資源循環利用、污水深度處理、生態修復、飲用水深度處理等共性關鍵技術攻關,讓更多的清潔技術在江蘇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嚴格目標管理機制。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責任化”的要求,制訂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年度實施計劃,確定一批重點任務和重點項目,并層層落實到各地、各部門。定下來的目標,就要跟蹤督察、強化考核、到期兌現,防止發生“有分工不負責、有責任不到位”的情況。同時,大力普及生態文明知識,充分挖掘和弘揚江蘇傳統的生態文化,培養人民群眾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培養綠色消費的生活態度,努力使生態文明意識扎根社會、深入人心。
■嚴格執法,建立良好的環境秩序
李學勇強調,以更嚴格的執法,建立良好的環境秩序。一要鐵腕整治環境違法行為。環保部門守土有責,要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力度,把抽查、暗訪作為執法常態形式,對環境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護短、絕不遷就、絕不寬容。對違法排污企業,不僅要處罰到位,還要在媒體上公布名單,對涉嫌環境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對阻礙和干預環保執法的,要追究責任。要拿出更硬的措施,全面整治化工集中區和重金屬污染行業,切實保障群眾身體健康。二要進一步強化環境應急管理。必須完善各類環境應急預案,強化環境重點風險源的監督管理,經常性地開展應急實戰演練,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加快建設全省生態環境監控平臺,提高監測預警能力。三要不遺余力地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適應創新社會管理的新要求,把環境矛盾定期排查、領導帶案下訪等制度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開展環保局長大接訪活動,千方百計化解環境矛盾和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