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為進一步防止汛期水污染,要求各地強化環境監管,落實防范措施,加強對重點污染源、飲用水水源地、重點河流等的水質、水量動態監測工作,加密監測頻次,及時掌握汛期水質變化情況,全面排查污染隱患,防止水污染事故發生。
濟南市堅持“超標即應急”零容忍工作機制,及時掌握重點河流、出入境斷面水質變化趨勢,一旦發現水質異常情況,1小時內啟動環境應急處置程序,24小時內鎖定污染源,并將有關情況及時上報。在重金屬污染方面,市環保局要求各有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強化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嚴肅查處借汛期偷排偷放、超標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
泰安市自6月下旬起,對所有存在污染物排放隱患問題的工業企業堅決停產整治或予以關閉。加強環境預警監測,在所有風險源單位車間排放口和總排口、污水處理廠進水口、風險源單位聚集區河流下游臨近斷面、出境河流斷面設置預警監測點位,對出現超標的立即停產整改,對偷排企業嚴格依法查處。
威海市全面加固了175家市控重點監管企業的危險化學品儲存廠房,防止危險品泄漏等污染事故發生。督導新增的國控、省控30家重點企業在汛前安裝在線自動監測設備,實現對企業排污行為的動態監控、實時監測。將水源地保護區內3個村莊的污水納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確保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
菏澤市每月不定期對重點排污企業開展打擊違法排污專項行動,確保排污單位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轉、達標排放。升級改造重點企業在線監控系統,全市100多家市控以上污染源全部安裝在線監控設備,實現對企業24小時全天候在線監控。
濟陽縣加密監測頻次,加強對10家重點污染源的監督監測,對流入徒駭河的14條支流進行每日巡查,嚴防因特殊氣候條件誘發次生環境污染事故。齊河縣對36家重點排污企業和污水處理廠實施重點監控,督促42家企業設立事故應急池,嚴防企業借汛期向溝塘渠池排放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