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政府“清水入城”工作要求,按照“全收集、全處理、全監控”的原則,我市今年以治理湟水河流域西寧段主要河流兩側及小河溝渠道污水排放口為重點,年內將治理240個排污口,加快實施截流收集處理工程,加大污水管網建設力度,建立完善湟水河西寧段保護機制,努力實現湟水河西寧出境水環境質量穩定達到Ⅳ類水體標準。
據了解,截止到目前,我市在湟水河西寧段已完成254個排污口的整治,今年“清水入城”工作重點為治理市區及三縣排污口240個,其中市區河道兩側非工業排污口92個、工業排污口20個、小溝渠道內排污口67個、三縣排污口61個,市區、三縣新鋪設污水截流干管、連接支管及改造西寧市區管網114.3公里。今年一季度,我市四區、三縣對全市未劃入《西寧市水功能區劃》的小河流、溝、渠進行全面排查,統計表明,四區、三縣共有主要小河流、溝渠90條,其中農灌渠道18條、泄洪渠道19條、天然形成的渠道52條、其他性質形成的渠道1條,90條小河流、溝、渠道有生活污水排入的24條、水質有黑臭的17條。
此外,為鞏固2010年排污口整治的成果,市環保局、市水利局對2010整治后的排污口進行了抽查,對湟水橋頭、朝陽橋等排污口未納入管網的問題及時進行了再整治,督促2個未完工的截污工程加快施工進度,爭取早日納入污水收集管網,協調解決了第一污水處理廠溢流口排水問題。此外,下達工業、醫療廢水限期治理和整改項目14個。加大了對工業企業、醫療機構廢水排放監督管理和限期治理力度,督促企業、醫院加強內部環境管理,增加水污染治理設施投入,確保廢水處理后穩定達標排放。(作者:張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