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5個監測的湖泊中,水質為劣V類的4個湖泊竟然都在武漢!昨日(6月23日),在湖北環保世紀行情況通報會上,與會人士大聲疾呼:“難產”7年的《湖北省湖泊保護條例》應盡早出臺。
據省水利廳人士介紹,我省現有大于0.1平方公里的湖泊958個,比建國初期的1106個減少了148個;湖泊總面積從7141.9平方公里,銳減至2438.6平方公里。作為河流縱橫的省份,全省年均自產水資源總量1036億立方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1658立方米,遠遠低于全國人均2630立方米的水平。
目前,我省水資源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水質堪憂。全省監測的25個湖泊中,水質為劣V類的有4個,分別是武漢的南湖、沙湖、南太子湖和墨水湖。
導致全省湖泊管理無序的癥結所在,除了體制不順、多頭管理外,立法滯后也是重要原因。省水利廳稱,《湖北省湖泊保護條例(草案)》于2003年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已報送省人大,但因個別部門對草案中規定的湖泊管理體制提出異議,導致一再擱置,長達7年之久。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輝表示,相關部門首先要梳理清楚目前湖泊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所在,也要主動提出管理和治理湖泊的意見,省人大將就此事展開商討,并盡快出臺相關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