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眾專家在海珠區觀看河涌綜合整治工程示意圖。記者莊小龍攝
昨日走訪海珠蘿崗等區治水工程 建議進一步加大亂排放處罰力度
有道是“內行看門道”,在專家眼中,廣州治水“成績單”如何?未來廣州治水還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昨日,廣州市水務局邀請華南理工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周興求、中山大學水資源與環境學系主任陳曉宏、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工陳偉雄三位專家走訪治水現場,請三位“考官”為治水思路、農村污水治理、河涌整治、水浸街、治水效果5道“考題”打分并“支招”。
考題1治水思路
支招:
加強污水就地利用和再生水利用
在黃埔涌前,專家們仔細研究海珠區河涌綜合整治工程布置圖,當看到河涌“群閘聯控”,“邋遢”了多年的河涌終于可以洗個“痛快澡”時,陳偉雄直點頭:“如果單靠河涌截污,十多年也治不清,調水補水來沖洗河涌才有效”。陳偉雄認為此輪治水既有集中又有分散,將治涌和截污、治水與排澇、美化堤岸相結合,科學綜合治理,無疑是解決問題最省錢之道。
對于未來如何治水,陳偉雄建議廣州治水思路要創新,加強對污水就地利用和再生水利用,既可降低治理成本,又可提升環境效益。
考題2 農村污水治理
支招:
在郊區大盤推廣“人工濕地”治污
廣州投入15億元為農村治污,目前已有208個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昨日,見到蘿崗區水西2500人的生活污水,經過砂石沉淀,微生物、蘆竹、風車草等水生植物吸附,最后從人工濕地排水口流出清澈透亮的水,專家們忍不住戲問:“這是自來水嗎?”
“廣州農村治污一直走在全國前列!”陳偉雄稱贊了廣州農村推廣的濕地“袖珍污水處理廠”。
陳偉雄建議郊區大盤推廣這種“袖珍污水處理廠”,“投入少,挖個魚塘、小湖就可形成人工濕地,然后將居民的生活污水通過管道集中到污水處理池,進行生物處理后,經過這些砂石過濾的污物,因為里面富含有機物,把花草滋養得格外艷麗,處理油污水產生的污泥曬干后可做有機肥,污水處理后再利用又可省卻補水的費用”。
考題3河涌治理
支招:
河涌治理早規劃,搶占堤岸
與中心城區整齊劃一的河道不同,經過整治后,蘿崗區南崗河獨立高中前堤岸猶如波浪,水草青翠可人,站在兩岸蜿蜒曲折的木棧道上,只見3個滾水堰,使水流像小瀑布一樣流下。
#p#副標題#e#“這是新城河涌治理的典型”, 陳曉宏見狀評價道,“可見河涌治理一定要規劃優先,‘搶占’堤岸,堤岸綠化先搞好,村民也沒地方搶建了。”
廣州231條河涌,周興求走訪了一半,對于備受爭議的河涌揭蓋話題,周興求認為:“麓湖不下雨,東濠涌就成了污水渠,只要流域沒解決治污,沒有雨污分流,揭蓋后還會很臭。有些河涌上面已蓋著高樓,河涌變成‘暗河’,更沒有揭蓋的必要。”
考題4水浸
支招:
加大對亂排水處罰力度
廣州自去年以來投入9億元整治228個水浸黑點,目前已完成216項。部分原來的水浸黑點問題雖然有所好轉,但周邊地區卻出現了新的水浸點。
當說到廣州擬在全市建設兩級強排系統時,陳偉雄認為, “搶排不失為解決之道,泵站征地建設總比道路重新開挖建一套排水系統容易。比較現實的操作就是在綠地搞一些小塘,或者地下空間建蓄水池,作為一個排水系統的調節,這對于治理‘水浸街’是一條可行之路。”
不久前施行的《廣州市排水管理辦法》,對各類違法排水和損害公共排水設施的行為最高罰3萬元。“懲戒力度太小,只有罰到坐監才有震懾力”,三位專家一致認為,應該加大對違法排水的處罰力度。
考題5治水效果
支招:
增加管養費用,提高管養能力
廣州此輪治水效果如何?“能做的已經做得非常好,但靠一兩年就有大成效比較難,要做到百分百截污還需繼續努力”,陳曉宏認為治水不能急于求成。
“我對廣州治水效果比較樂觀”,周興求笑著說,“現在市區河涌兩岸的主要截污管已埋好,等到新建的8大污水處理廠運行起來,只要查清老城區舊污水管并接進新的污水管,屆時全市污水處理率將達到85%。幾年之內珠江前航道水質會有明顯改善。”
陳偉雄則提醒,在大規模投入建設各項設施之后,應該相應增加管養費用,提高管養能力。
華師門前水浸街治理暫停
從昨日開始,廣州治水進入考核階段。市治水辦常務副主任歐陽明向媒體通報了廣州在過去一年半里治水任務工程項目的完成情況。
歐陽明通報說,一年半前,廣州中心城區228個水浸街黑點被納入了整治范圍。現在已完成224項水浸街治理工程,還有3項正在收尾,1項經市政府批準暫緩實施。天河區治水辦的工作人員表示,“被暫停”的項目是中山大道華師門前水浸街治理工程。
荔灣水閘不會影響南海排水
本報訊 (記者劉幸)昨日,在全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進展情況新聞通報會上,市治水辦常務副主任歐陽明還針對市民關心的問題回答了媒體的提問。
記者:荔灣在花地河興建水閘會不會讓南海排水困難?
歐陽明:可以明確表示,荔灣區幾個閘的興建不會影響南海方面的排水。有關花地河沿岸水閘的興建將會繼續跟南海方面協調。
記者:有荔灣區五眼橋郭村街坊向媒體反映,“不建閘好點,建了反而堵住了污水向外的排放,造成河涌比以前更加臭了!”
歐陽明:如果真有這種情況,那是不正常的。荔灣區調水補水沒有實現“群閘聯動”,水體流動性可能暫時受到影響。如果街坊發現是有人偷排污水造成的,可以直接向市區兩級治水辦反映。
記者:東濠涌整治后,水體比較淺,街坊反映治污效果不好,為什么呢?
越秀區治水辦負責人:按照東濠涌的整治方案,將用水泵從珠江抽水,運送到越秀橋后,經過凈化就放入東濠涌,實現水體對人身無害化處理。這個月初,東濠涌調水已經進入設備調試階段,這幾天暫時沒有放水。(記者 劉幸 通訊員盧 紹琨 朱楠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