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確實沒想到,原先的老工業基地,出名的"污染重災區",如今變成了山清水秀、環境優美、市容整潔、空氣清爽的"生態示范區"。”昨(29)日上午,省政協主席陶武先率出席省政協生態產業發展專題協商會的代表實地視察成都市青白江區生態建設情況,對于該區傾力打造低碳城市和智能城市所取得的顯著成效,與會代表贊不絕口。
青白江,這座伴隨著我省乃至西南地區工業發展起步的首個工業區,四川重要的冶金、建材、機械制造、化工基地,自2006年以來,旗幟鮮明地將“生態立區”放在全區發展戰略的首位,堅持走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聯動發展道路。如今,鳳凰湖畔,一座花樹相映、紅綠增趣、產業集聚、生態發展的成都北部新城已蝶變重現。
贊賞:產業園區的生態發展讓人眼前一亮
六月川西,驕陽似火。
生態青白江,百業興旺。
陶武先率與會代表們首先來到青白江區工業集中發展區視察。走進這片被譽為“工業區森林公園”的新區,陪同調研的青白江區委副書記、區長潘祖龍介紹說,該區域項目引進堅持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稅收、低能耗、低污染原則,對原有傳統工業實行技術改造提檔升級,現已被列為國家級、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和成都市低碳經濟發展試驗區。
“工業區用水的問題如何解決?水質怎么樣?污水如何處理?”聽完工業集中發展區情況介紹,陶武先關切地詢問。他指出,“清潔水是人類生存的命脈”,要重視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特別要重視工業區污水處理以及循環再利用。
在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新型環保節能生產企業成都福卡建材有限公司,陶武先一行饒有興致地觀看了該公司從日本引進的獨立式合并凈化槽污水處理系統的演示過程。
來到成都芝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一種由廢舊回收塑料和木材合成的新型環保復合木塑材料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陶武先和省政協副主席吳正德、曾清華一起走到近前,拿起材料仔細察看,并向企業負責人詢問該材料的性能、價格以及銷售情況。“塑料回收再處理后廢棄物如何解決?”陶武先對此格外關注,他強調,要認真研究廢棄物的處理問題,避免二次污染。
看到臺玻成都公司通過不斷實施技改創新推動節能減排,總投資7000萬元的余熱發電項目竣工投產發電,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大幅度降低,參加視察的省政協委員、農工黨四川省委秘書長夏華祥告訴記者,采用余熱發電,不僅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而且減少了廢氣排放,“這可謂青白江開展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典范”。
厚望:宜居宜業的美好前景催人不斷奮進
鳳凰湖畔,山水輝映。
生態青白江,花木成蔭。
鳳凰湖國際生態濕地公園核心區,1700余畝融公園、休閑娛樂、高檔居住和農業觀光為一域的現代田園城市綜合經濟發展區示范雛形已初步形成。
陶武先興致勃勃地走進規劃博物館,參觀了文物展區和青白江區規劃展覽。在青白江區城鄉規劃展板前,他停住腳步,詢問工作人員,“農村的規劃做了沒有?做得怎么樣?規劃是不是經過村民的集體討論?”
在得到陪同視察的青白江區有關領導肯定的答復后,陶武先非常高興,他說:“城鄉統籌規劃,規劃經過村民討論,這就是歷史的進步。”
碎石鋪成的景觀大道穿林而過、小巧的園林精致而美麗……一條綿延10公里,寬30至80米的城市生態綠廊,像翡翠一樣鑲嵌在青白江城區,盡顯森林生態、自然和諧。
成都市政協秘書長沈有春、遂寧市政協農業資源委員會主任莊維和步入這條綠色長廊,心情格外清爽,他們表示,“大面積的綠化能有效地吸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氨、氮等化學物質以及大量粉塵,能起到很好的空氣凈化作用。在青白江這樣的老工業區,生態綠廊的生態性、功能性才是第一位。從實際情況來看,達到了這個目的。”
與會代表在真切感受青白江從“污染區”到“生態區”精彩蝶變的同時,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各地應及早編制符合當地實際的《生態建設規劃》,構筑形成黨政、企業、社會三方群策群力、齊抓共管的建設格局。”他們認為,有關部門要加大對環保企業的政策、資金支持,形成強大的循環經濟發展力量,通過廣泛開展全民環保大討論、綠色生態消費等活動,引導群眾爭當綠色家園呵護者、低碳理念傳播者、生態發展踐行者,形成人人出力、戶戶參與生態產業發展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