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記者 劉洪恩 通訊員 黃海濤)加大關外污水處理設施投入加快關外污水干管建設、加大污水處理投入力度,是深圳市強化關內關外水資源保護和污水再生利用標準一體化的重要措施。
據介紹,2006年以來,市水務部門統籌各方力量,扎實系統推進了污水治理設施建設:一是加快了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二線關內,深入開展了排水管網清源行動。投資近4億元,完成了14公里市政排水管網和48.5公里小區排水管網的完善改造,創建了1700多個排水達標小區。組織開展了20多次專項執法行動,查處了6000多宗違法排水行為,完成了3000多家排水戶錯接亂排整改,實現了特區內包括地鐵工程在內的500多個在建工地規范排水;推動出臺排水設施驗收等3項行政許可,推動建筑工地正確排水納入文明施工管理,排水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力度逐步加強;開展了多次校園、街頭專題宣傳活動,向市民和企業派送宣傳資料10多萬份,組織培訓各區及有關單位工作人員超過3500人,企業、市民規范排水意識明顯增強。
二線關外,加快推進了截污干管工程建設。建成固戍、龍華、沙井等9座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一期工程;完成了布吉、燕川、平湖等5座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一期工程,沙井、燕川、觀瀾等6座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二期工程,以及龍崗河干流截污干管完善工程等12項管網工程的90%~25%工程量不等,福永、龍華2座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二期工程也進入了施工準備。二是加大污水、污泥處理設施建設力度。近期計劃新改擴建的24個污水處理廠項目中,現已建成橫嶺一期、固戍、光明等8個,基本建成橫嶺二期、布吉等2個,完成葵涌、水頭等11個項目80%~30%工程量不等,壩光廠、蛇口擴建等2個項目因實施時機問題暫緩建設,公明廠受征地拆遷問題影響未能開工建設;另外,“十二五”規劃的觀瀾二期、龍華二期和福田廠項目已提前基本完成前期工作。計劃建設的6個污泥處理項目中,現已建成福永、南山、下坪等3個項目,完成了寮坑項目過半工程量,老虎坑項目設備招標和上洋項目設備招標準備。
據介紹,今年下半年,深圳將加快布吉等14座污水處理廠新改擴建工程續建項目建設進度,力爭年底前全部建成,確保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390萬噸/日以上,滿足污水處理規模要求。
在污水管網配套方面,關內繼續推進清源行動,確保年內福田河、新洲河、布吉河流域旱季污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河流水質有明顯改善。關外重點推進污水干管建設,今年重點配套福永、燕川等在建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一期工程,確保廠網同步建成投入使用,另外,快速啟動梧桐山河截污干管完善接駁工程等支管網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
在污泥處理設施建設方面,深圳力爭9月底建成寮坑污泥項目,確保全市污泥全部得到安全處理;同時,加快推進老虎坑、上洋兩座污泥處理廠,進一步提升我市污泥處理工藝水平。根據市水務部門的初步研究成果,“十二五”期間,將續建和新開工統籌防洪排澇、污染治理和生態景觀建設三大任務的148項治河治污工程,全面打造風雨無憂、水清岸綠的城市健康水道。
市水務局局長張綺文表示,盡管河流污染治理難度很大,但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我市摸清了治污底數,并按照確定的治污規劃,集中精力推進了河流污染治理重點工程的建設。根據市水務部門的判斷,以我市目前的工作強度和投資力度,隨著這批污水治理設施今明兩年陸續建成投用,治污效果將逐步顯現,河流污染狀況將得到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