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走訪城區多家洗車店、洗浴中心及居民小區后發現,越來越多的市民認識到節水的重要性,分別通過使用循環水、更換小尺寸花灑、一水多用等舉措來實現節約用水。面對旱情,濰坊市城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制定了一系列節水措施,在積極推行循環用水,一水多用的同時,推行中水回用設施,將廢水處理后重新利用。
洗浴中心 花灑尺寸小一倍
當日下午2時許,記者來到城區早春園社區一家澡堂,詢問是否限制用水。老板田先生告訴記者:“我們這邊單人洗澡每人6元,沒有時間限制。”田先生告訴記者,雖然不限制時間,但是為了節約用水,自2010年12月份開始,他們特意將原來直徑為5厘米的花灑換成了2.5厘米的花灑。
“大多數顧客對花灑寸數小了一半都表示理解,并且大多很自覺,不會無故延長用水時間,女顧客洗澡的時間一般還是1個小時,男顧客三四十分鐘就能洗完了。”田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澡堂內有兩個單間和兩個公共澡堂,共有50個花灑。按照一人洗一小時來計算,能節約用水20多公斤,一天按照300人來洗澡計算,能節約6噸水。
隨后,記者進入浴池后,發現幾名顧客正在沖澡,很多顧客在不用花灑時,都自覺將花灑關掉。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擦沐浴露、洗發水及搓澡時都不需要用水,開著花灑浪費,所以她每次都習慣性得關掉花灑。
洗車店 水沉淀后循環用
記者在位于奎文區文化路與福壽東街交叉路口附近的一家洗車店內看到,洗車工正在洗車間清洗一輛黑色的中型小汽車。他們使用高壓水槍噴水洗車。約5分鐘后,車就被清洗干凈,洗車一結束,工人迅速關閉高壓水槍,清洗車留下的水跡并不多,記者觀察到,洗車水沿著洗車間地板上的黑色的小孔流到地下。
記者采訪了解到,這些洗車店洗車所用的水都是自來水,但清洗后的水,通過洗車間地板上的小孔,流入地下的沉淀池。通過簡單的處理,再用水泵將沉淀池里的清水抽上來繼續洗車,洗車水就能夠循環利用。
居民家 一水多用成習慣
下午3時許,記者到高新區世嘉銘園劉先生家中采訪時,第一印象就是桶多、盆多。在劉先生家的洗手間里,記者數了一下,共有大小水桶3個、盆6個。“我們家的水是一水多用,至少要循環用3遍,這樣省不少水。”劉先生指著家里的水桶、水盆對記者說道,“瞧,這些都是用來收集廢水的器具呢。”
劉先生告訴記者,很多生活用水都可以一水多用。“洗臉洗澡后的水可用來涮拖把,涮過拖把后的臟水,可以用來沖廁所。洗完衣服的水,既可以用來沖廁所也可以洗拖把;淘米水既可用來洗菜,也可用來澆花。”劉先生一一向記者介紹說。
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市民已成為一水多用的擁護者。家住高新區賦海仁居的馬女士告訴記者,她除了重復利用洗臉水、淘米水外,還將家中魚缸換掉的水來給花草、盆栽澆水。馬女士說:“我家有好幾個蓄水桶,都是用來收集廢水的。現如今一水多用已經是一種習慣了呢!”
市節水辦嚴格限制用水推行中水回用
面對當前旱情,濰坊市城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制定了一系列節水措施。濰坊市城市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助理范升海告訴記者,近期他們將在城區展開節水大檢查,針對洗浴、洗車、建筑工地、城市綠化、景觀等用水大戶要嚴格控制。對于不采用節水器具或節水措施不配套的,或對達不到節水標準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同時嚴格用水計劃,對各個區內用水限制數額,對不合理的用水計劃進行調整。
在居民中積極推行循環用水,一水多用,促使他們改變錯誤的用水觀念。“居民節約用水,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一水多用。”范升海介紹說,“比如將洗衣服的水收集起來,既可以用來沖廁,也可以用來拖地;淘米水也收集起來,既可以用來洗菜,也可以用來澆花。另外,市民要用水時,也要記住‘擰緊’水龍頭,洗菜時用盆洗,不要一直用水沖。”
范升海表示,他們積極推行中水回用設施,好將廢水進行處理達到使用標準后重新利用。(韓健飛 岳箐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