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建處獲悉,截至目前,全疆已經建成運營的49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幾乎無一家盈利,慘淡的經營現狀使污水達標排放成為愈發難以完成的任務,一些污水處理廠甚至存在超標排放的問題。
記者走訪昌吉、石河子、博樂、伊寧、烏蘇的多家污水處理廠后發現,設計超前、部分設備閑置;污水收集管網不配套、收水量不足、運行負荷率偏低;運行經費不足等問題導致污水處理廠不能正常運行。此外,大量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的中水、污水、污泥等直接排放,沒有產生經濟效益,也成為污水處理廠生產效益低的重要原因。
針對以上情況,相關專家呼吁,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對配套管網的建設和改造,在提高污水處理能力的同時,重視污水處理企業下游產品市場的開發,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設計超前
部分設備閑置
昌吉市第二污水處理廠,總投資1.58億元,設計規模為近期10萬立方米/日。目前,污水處理量為3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為30%。記者看到,這家正在運營的污水處理廠一半的設備長期處于閑置狀態。
據該廠生產負責人介紹,目前,按照國家制定的“保本微利”的原則及相關標準,該廠的污水費與自來水費捆綁收取,1立方米的污水處理費為8毛。目前,按照還貸、設備折舊、工人工資、生產成本等各項核算,該廠處理1立方米污水的成本為2.05元。
據介紹,這家污水處理廠一年中至少有7個月的污水處理量僅為3萬立方米/日,每天收回的污水處理費在2.4萬元左右。而按照處理1立方米污水虧本1.25元計算,在保證正常運營、污水達標排放的情況下,該廠每天的虧損將在3萬元左右。
“實際上,設計過于超前是該廠目前污水處理成本較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此問題,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建處專家陳劍認為,“污水處理負荷率100%時運行成本在7毛至8毛,而負荷率30%以下,運行成本可能達到兩塊。”
而據記者走訪發現,這類設計超前,俗稱“大馬拉小車”的污水處理廠不僅出現在昌吉。例如石河子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規模為近期處理污水10萬立方米/日,目前平均處理能力為5萬立方米/日(處理高峰時為6萬至7萬立方米);伊寧市西區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為近期處理污水2.5萬立方米/日,目前污水處理量為1.3萬立方米/日。烏蘇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規模3萬立方米/日,而目前污水處理量為0.96萬立方米/日。
采訪中記者發現,污水收集管網不配套、收水量不足,大型企業落戶后排水管網鋪設等問題在其他縣市同樣存在。石河子市還存在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管網長期沒有分開,工業廢水超標排入城市排水管網,導致污水處理廠設施無法正常運轉。
用自備井
污水處理收費難
由于目前污水費的收取大都采用和自來水費捆綁收取的辦法,自備井成為污水處理廠收費的難題。博樂市污水處理廠負責人表示,捆綁收費的情況下,企業用了多少自來水就收多少錢,但是污水廠不能完全掌握企業自備井情況。如果企業使用自己的井,但仍將污水排到城市污水收集管網里,污水廠連1立方米8毛錢的污水費也收不上來。
博樂市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規模為1.5萬噸/日,目前已投入運營4年,滿負荷率為60%左右,但“學雷鋒免費處理污水”讓該廠的一位負責人感到有苦難言。
#p#副標題#e#博樂市污水處理廠的一位生產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國家早有規定,要求關閉自備井,但是目前博樂還是有一些企業在使用自備井。但是他們的污水卻在往我們的管網排,造成我們處理大量工業廢水卻收不到錢。作為公共事業單位,污水廠本來就不盈利,自備井的污水排進來,不但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我們也無法監測這類企業的污水預處理。如果他們的廢水是超標排放的,還將影響我們廠污水處理設備的使用和出水的標準。”
“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強對自備井的管理,關閉自備井或者拿出自備井排污收費的辦法。”該負責人說。
污水費低
企業難盈利
除了自備井的困擾,博樂市污水處理廠一位負責人表示,污水處理費的價格標準也是企業無法實現盈利的重要原因。
據陳劍介紹,目前國內污水處理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經過測算,最低收費約為每噸8毛錢,按照這一標準,在污水處理下游產品,即處理后的中水、污水、污泥沒有市場,無法產生經濟效益。污水處理廠要保證正常運營,必然將處于賠本經營的狀態。
據悉國家發改委近期召開專題會議,征求地方價格主管部門和供水企業的意見。會后,住建部市政公用行業專家委員會委員鄭興燦指出,從國際標準看,污水處理費是供水價格的1.5倍-2倍。而國內污水處理費用則一直低于供水價格。此前,解決污水處理費偏低已成為國內大城市調整供水價格的重點,例如北京此前上調的0.3元水價中,污水處理費為0.14元,占47%。
但如果一味地維持污水廠運營而調整水價,又將觸動民眾最敏感的神經,各地普調也并不現實。
“如果水價不動,污水廠處理后的污水又沒有銷路,保證污水廠正常運營顯然是虧本生意。”陳劍表示,“這種情況下,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營都無法保證,污水的達標排放也將很難保證。”
目前污水廠要保證正常運營,經費的來源只能靠政府。以目前運營情況較好、污水排放在檢查中達標的烏蘇市污水處理廠為例,烏蘇市政府每月撥付10萬元,專款用于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費用。此外,烏蘇市政府還以每噸500元的價格定期收購該廠污水處理產生的肥料,加大對該廠運營的幫助力度。(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