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水環境治理中,我市計劃完成13個區(市)縣21條河流的小流域治理和50座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年關”將近,治理工程進展如何?昨天,由市政府聘請的“水環境治理特邀監督員”進行了視察。在現場走訪部分點位后,監督員們高興地說:“水環境治理很見成效!我們十分滿意!”
現場察看
施工建設如火如荼
督查組昨天視察的重點是21條小流域治理工程措施進展、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推進情況。冒著連綿小雨,督查人員來到郫縣境內的安家河、毗河、柏條河,察看位于三條河上游的污水處理設施。
每到一處污水處理設施工地,都可看到,工人們正在加緊建設,部分處理設施已經雛形初現。而這些污水處理設施建成投用后的效果,更是讓監督員們興奮不已:安家河末端污水處理站計劃于年底前試運行,建成后,每年可減少255萬噸污水排入東風渠;團結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已完成72%,配套管網已開工建設,預計年底通水,日處理污水可達7000噸;三道堰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已完成63%,也是于年底通水,日處理污水3000噸……
監督員感受
水質越來越好
據了解,郫縣將城鎮區域居民用水全部收集處理,鄉鎮污水處理廠的收集率和處理率今年將達到60%;而且,為了保證生活污水不入河,污水收集率500人以上集中居住區都建有微型處理設施。
“現在的水質確實比以前好得多了!”監督員冷玉祥深有感觸。他說,擔任監督員兩年來,他每月都要到自己“承包”的河流附近實地調查,撰寫調查報告提交相關部門,他深切地感受到水質一天比一天好;今年的治理工作開展得更加實在,很多污水處理設施的開建讓這些鄉鎮河流的水質一天一個變化,水環境治理工程真正打在了點子上。
治理進展
工程建設全面啟動
記者從市水務局水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我市今年的水環境治理將小流域綜合治理、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同步推進。其中,小流域治理采取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到目前為止,非工程措施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工程措施包括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截污堰河管道截污建設、生態修復,并已經全部啟動。受地震影響,今年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由年初的50座調整為40座,其中,委托建設的25座污水處理廠均已開工建設,自主建設的15座污水處理廠中有10座已開建、3座預計將于近期開工、2座已完成前期工作。
據監測,2008年上半年,我市Ⅰ—Ⅲ水質斷面增加了6個,黃龍溪出境斷面水質有4個月達到了五類水質的標準,氨氮削減率達50%。而去年全年黃龍溪出境斷面水質也僅有3個月達到了五類水質的標準。與去年同期相比,岷江水質基本穩定,沱江水質有所改善。本報記者 王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