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靶向問題,破解“城市病”。全面完成雨污水合流管網整治、缺失污水管網補齊工作,城市污水收集由4000—5000t/d上升至13000—15000t/d,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76%,污染控制率達到57%。二是創新思維,探索使用新材料。在人行道鋪裝彩色透水瀝青混凝土,在慢行系統和生態停車場使用釉面透水砼;盲道熱熔鋪裝和彩色透水瀝青混凝土兩項新工藝在重慶市內尚屬首例。三是自主研發,降低建設成本。利用本地豐富硅石資源,自主研發生產的全硅石無粘膠透水磚,其性能、品質皆處于全市領先水平。四是多方籌資,保障建設資金。與工行達成融資協議成功貸款28億元;爭取中央獨立工礦區專項建設基金2.2億元;編制完成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實施方案,廣泛吸引社會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