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津城遭遇多場大雨或暴雨,多處片區出現積水,個別地段積水深度沒過小腿,而世芳園、河畔公寓、復興門北里幾個老舊小區,卻一改往年狀況,幾乎無積水,也不泥濘,這得益于河西區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有序實施,該項目全面完成后,將惠及更多的河西居民。
據了解,海綿城市舊小區試點改造工程被列入本市20項民心工程,河西區解放南路地區是本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之一。近年來,河西區結合老舊小區現狀,以問題為導向,主要通過“滲、滯、蓄、凈、用、排”技術理念,采用透水鋪裝、植草溝、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壇、雨水桶、環保雨水口、新型停車位等技術方案,實施老舊小區海綿城市改造,以實現雨水地表徑流量減少,從而解決小區積水、污水跑冒等頑疾,同時提升小區綠化率,涵養水源,降低面源污染,使停車更加有序,促進居民出行條件和居住環境的改善。
“海綿城市項目的實施將使小區具備可吸水、可釋水的功能,在下雨時吸水,在雨后或者雨季漸停時,再把水緩慢地釋放出來,以此延長雨水進入市政管網的路徑和時間,達到錯峰、消峰的功能,減輕泵站的運行壓力。”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河西區海綿城市解放南路試點地區里巷社區改造工程設計負責人劉劍介紹說。其中,下凹式綠地的建設可實現對道路下滲不了的多余雨水的再吸收,形成透水鋪裝和下凹式綠地雙重凈化、蓄存功能。此外,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實施所打造出的調蓄功能,還可實現雨水的循環利用,提高雨水資源化利用,“存儲的雨水可以讓居民用來清洗地面、擦洗車輛以及綠化養護,這就是雨水桶建設的意義所在。”
天津市翔達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經理助理、海綿城市解放南路試點地區里巷社區改造工程負責人閆亮介紹,河西區2017年海綿城市解放南路試點地區里巷社區改造工程涉及河西區幸福家園、鋼廠宿舍東里、副食樓、復興門北里、世芳園、河畔公寓等6個老舊小區,于今年 3月份開工,截至目前,世芳園、河畔公寓、復興門北里3個小區已完成改造。幸福家園、鋼廠宿舍東里、副食樓3個小區正在建設中,預計在11月中旬完工。河西區2018年海綿城市解放南路試點地區里巷社區改造工程涉及九江里、漓江里、松江里、三水南里、新城等35個小區,雙水道、陵水道、古海道、南北大街4條市政道路以及珠江、粵江里2個公園,目前有九江里、漓江里、松江里、三水南里、新城、聯合里、美好里、福熙園等20個小區已進場施工,其他小區也基本具備進場條件,預計在今年年底全部完工。兩期海綿城市改造工程總改造面積50余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