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廣州市河長辦公布了廣州市、區、鎮街、村居四級河長,共3030人的最新名單,以及187條黑臭水體上半年的整治進度。廣州市河長辦表示,在2017年35條黑臭河涌基本達到 “初見成效”基礎上,全力推進全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今年要力爭完成102條黑臭水體的治理,其中的95條要確保完成。
上半年河長接聽電話率超9成
根據最新公布的全市河長名單,廣州全市各級河長3030名——市級河長13名,區級河長275名,鎮街級河長1019名,村居級河長1723名。
其中,全市市級河長13名,負責42條省、市主要河道以及重點黑臭河涌。第一總河長: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總河長: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溫國輝;副總河長:副市長馬文田。
此外,廣州全市49個湖泊、270座水庫落實市、區、鎮街、村居四級湖長673名。越秀、海珠、白云、黃埔、花都、從化、增城等區開始試行河道警長制,共設置河道警長127名。
在公布的河長名單中,區、鎮街、村居級河長都附有聯系電話,市民發現河涌污染的有關問題可以直接投訴。根據市河長辦對河長接聽電話的抽查情況,2018年上半年,全市共計抽查河長電話接聽情況75次,抽查河長7899人次,其中,區級河長電話接聽率為100%,鎮街級河長電話接聽率為97.15%,村居級河長電話接聽率為91.64%。根據村居級河長電話接聽抽查情況來看,接聽率排名前三的是越秀、天河、海珠,分別為99.08%、97.18%、96.12%;接聽率排名后三位的是花都、黃埔、增城,分別為88.19%、87.82%、87.56%。
此外,根據廣州河長管理信息系統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市鎮街級河長1019人,巡河45435次,人均每周巡河1.71次,巡河不符合要求比例為11.85%。其中,越秀、海珠、黃埔區巡河基本符合要求,而花都、白云、從化區巡河不符合要求比例分別達到13.28%、16.08%、21.82%。
全市村居級河長1723人,巡河325045次,人均每日巡河1.04次,巡河不符合要求比例平均為18.03%。其中,海珠、越秀區巡河基本符合要求,而黃埔、荔灣、番禺區巡河不符合要求比例分別達到25.17%、27.01%、32.99%。同時,從化、南沙、白云、番禺、黃埔區人均每日巡河次數不足1次,分別僅有0.99次、0.93次、0.86次、0.78次、0.71次。
今年確保完成95條黑臭水體整治
與此同時,廣州市河長辦公布了全市187條黑臭水體責任人(區級河長)、整治期限及2018年上半年整治進展。廣州市河長辦表示,針對已完成整治的35條黑臭河涌,今年認真排查整改,并舉一反三,及時發現處理存在問題,確保水體黑臭現象不反彈;剩下的152條黑臭河涌,今年要力爭完成102條黑臭水體的治理,其中的95條要確保完成。
在黑臭水體治理上,廣州正精準打出“控源、截污、管理”治水組合拳。2018年上半年,全市共出動人員達20.86萬人次,摸查建筑物58.9萬棟,摸查面積約2.09億平方米,清除污染源1.6萬個。與此同時,洗樓、洗管、洗井、洗河“四洗”工作大規模展開。
其中,“洗樓”工作方面,截至7月25日,全市各區今年共出動16.35萬人次,摸查建筑物62.43萬棟,摸查面積1.30億平方米,摸查疑似污染源4.77萬個;涉嫌“五違散亂污”企業1.58萬個,處理1.75萬個。
“洗管、洗井”工作方面,1~7月已排查排水井46.07萬座、雨水口2.84萬個、排放口811個。截至7月30日,完成洗管815.56公里,洗井27185個。
“洗河”工作方面,1~7月全市有483條河道開展“洗河”工作,出動工作人員3.64萬人次,清理河道垃圾、雜物9719噸,清理河岸立面106.03萬平方米。
拆違方面,全市摸查違法建設面積約135.37萬平方米,截至7月31日,拆除105.09萬平方米,清拆率77.63%。排污口整治方面,截至7月25日,2018年列入市治水三年行動計劃的5218個排污口,整改2940個,整改率56.34%。其中:越秀區、天河區、花都區已完成整治任務。
違法排水有獎舉報方面,2017年9月27日至2018年7月30日,市河長辦舉報受理小組收到舉報線索3179宗,向各區交辦線索3172宗,已回復3022宗(回復率94.85%),查獲違法排水行為1263宗(立案率38.77%),申請獎勵383宗,發放獎金11.9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