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黑臭水體治理,高質量完成我市三年“剿劣水”工作,11月21日晚,市政府召開會議安排部署2018年黑臭水體排査工作,要求采用“一看、二嗅、三測”的方式,逐一排查識別全市所有河湖水體,年底前全面查清全市范圍黑臭水體問題底數,徹底整治整改黑臭水體問題。
對 象 全市所有河湖水體
黑臭水體是指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或散發令人不適氣味的水體統稱。全市所有河流、湖泊、水庫、溝渠、澇池、陂塘,以及旅游景區、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城中村內的渠、池、湖、景觀水體等各類大、中、小、微水域中的黑臭水體是此次排查的范圍和對象。此次排查以重點解決我市前期在城市黑臭水體排查中“弄虛作假、不嚴不實”突出問題為目標,全面摸清全市黑臭水體的數量、分布、級別及主要污染源問題,為制定整治方案實現全面徹底治理提供基礎支撐。
方 法 “一看、二嗅、三測”
按照生態環境部、住建部《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有關黑臭水體識別要求,各區縣、各開發區組織對轄區內所有水體,按照“一看、二嗅、三測”的步驟逐一進行排查識別。
一看:主要通過查看水面是否存在漂浮物,水域范圍內是否存在垃圾、畜禽(水產)養殖污染、生產生活污水直排,水底是否存在淤泥或垃圾淤積及水體色等,確定重點排查對象。二嗅:通過不定時對水體是否散發有令人不適氣味的嗅檢,確定重點排查對象。三測:對“看”和“嗅”確定的重點排查對象和群眾舉報、新聞媒體曝光、前期水質檢測結果較差的疑似黑臭水體,組織進行水質判定。
監 督 公開透明主動接受監督
各區縣、各開發區要利用政府網站、報刊、電視臺和網絡等渠道,對轄區內黑臭水體預評結果,逐一公開名稱、位置、黑臭狀況、監督舉報電話等基本信息,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對群眾反映的漏評水體,要重新進行水質復檢,并嚴格按照《指南》規定組織群眾評議。評議要委托專業機構,對水體周邊社區居民、商戶和隨機人群開展調查問卷,進一步判明水體黑臭狀況。
據悉,水質復檢不合格或調查問卷認為有“黑”或“臭”問題的人數占被調查人數的六成以上,應認定該水體為黑臭水體。市黑臭水體排查領導小組將對各單位排查上報的黑臭水體組織隨機抽查,確認我市黑臭水體排查結果。
時 限 年底前查清全市情況
各區縣、各開發區要在今年12月10日前,全面查清城市建成區(含縣城)范圍內黑臭水體的整體情況并上報,12月底前,全面查清全市范圍內存在的黑臭水體的整體情況并上報。
各區縣、各開發區黨政一把手作為本區縣總河長,是本轄區黑臭水體排查的第一責任人,要親自安排、親自檢查、親自督辦,成立專門機構,專班負責黑臭水體排查工作。市和各區縣、開發區要依據排查認定結果對轄區水體實行“紅”“黃” “綠”三色管理。其中,紅色為重度黑臭水體、黃色為輕度黑臭水體、綠色為非黑臭水體,及時開展污染源調查,編制整治方案,制定整治計劃,掛圖作戰實施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