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18年第六次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廣東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
省生態環境廳通報,今年1—11月,廣東71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71.8%(51個),劣Ⅴ類比例12.7%(9個)。總體來看,全省地表水水質總體保持穩定,主要江河干流水質保持優良,部分重點整治河流水質有所改善,但水污染防治工作形勢仍非常嚴峻。
督查重點流域212家企業存環保問題
省生態環境廳水環境管理處處長劉其漢介紹,今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省領導掛點督辦重點河流下,省生態環境廳對重點流域和重點國考斷面開展水質達標督導工作,指導各地制定實施達標攻堅方案,并組成7個督導組每月駐點督導,以國考斷面水質達標全面帶動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同時組織重點流域專項督查,組織13個督查組開展交叉執法、聯合執法,共督查企業479家,檢查發現存在環保問題企業212家,涉嫌環境違法企業187家。
據發布會通報,針對重點流域部分斷面水質明顯下降,省政府于3月9日約談廣州、深圳、佛山、惠州、東莞、江門、茂名、肇慶、清遠、揭陽等10個市政府負責同志;7月起在省主要媒體公布大氣、水環境質量及排名狀況;對韶關、汕尾、茂名、肇慶、潮州、揭陽市等8個地市中未完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工作的工業集聚區實施區域限批。
去年來新增污水處理管網超“十二五”總量
控源截污是治水的關鍵。劉其漢介紹,今年來,我省以超常規力度統籌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以廣佛跨界河流、茅洲河、練江、小東江等流域為重點,2017年至今新增污水處理管網13687公里,超過“十二五”期間污水管網建設總數,其中今年來新增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141.5萬噸、新增配套管網7738公里。目前,全省累計建成運營城市(縣城)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50座,總設計處理規模2358萬噸/日,累計建成管網60557公里。
在綜合整治散亂污工業企業方面,全省排查整治“散亂污”工業企業(場所)65278家,關停22203家,整合搬遷8757家,升級改造6660家。深入推進畜禽污染治理,全省121個縣(市、區)全部劃定畜禽禁養區,禁養區內共關閉和搬遷養殖場4.98萬個。廣東強力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完成14個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正開展7個市黑臭水體整治調研。
下一步,廣東將繼續聚力重點國考斷面統籌推進流域治理,實施更嚴格的排放總量控制,果斷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和企業;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對新建管網劃分排水單元,確保建成一段、驗收一段、通水使用一段,加快補齊管網缺失地區的污水配套管網。加快開展黑臭水體和河涌綜合整治,2019年年底各地級以上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