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惠州27條黑臭水體已全面開工整治。圖為整治后的金山河,水清岸綠。
目前,備受關注的惠城區小金口街道陳塘河整治有了一定進展——河涌采取EPC模式治理,小金口九龍村段和金石七路段、江北街道蓮塘瀝上游段、小金口沙湖瀝段和柏崗村至江北污水處理廠段截污工程已動工建設,建設截污管網約690米。
實際上,當前惠州列入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的任務數為27條,其中惠城區有陳塘河、沙墩頭瀝等12條,惠陽區有橫嶺水等2條,大亞灣區有響水河等2條,仲愷區有陳江河等11條。
“城市黑臭水體的存在,不僅影響著城市的容貌,而且也是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的一大掣肘。”惠州市環保局副局長李大義對記者表示。生態宜居是一個一流城市不可或缺的品質。要不斷補齊生態短板,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才能爭創國內一流城市,推動惠州高質量發展。
記者獲悉,今年11月,惠州已經制定了《惠州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并上報省政府審定,目前已根據省住建廳批復要求進行修改,上報市政府審批印發及公告。
南方日報記者 葉石界
今年成果:新建管網64.6公里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路過還沒得到有效治理的河涌時,水面上飄來的臭味,總會讓人忍不住掩鼻。黑臭水體的整治,已成為城市水污染攻堅戰的一個重要陣地。
早在2016年1月初,惠州就形成了“惠州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單”,明確了各黑臭水體的整治責任人和達標期限等內容,各區政府(管委會)明確了黑臭水體分管領導為本區域責任人。隨后在當年3月份,該市編制發布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方案技術導則》,以統一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方案編制的內容和深度,實現方案編制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并下發至各區政府(管委會),指導各區整治方案編制工作。
實際上,此前仲愷區已實行河委書記制,由該區的每名區常委、副主任分別負責1條或1條以上黑臭水體的整治工作。隨著河長制湖長制的推行,惠州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已全面實行“河長制”。
為推進黑臭水體的整治,惠州多次組織召開動員部署會和協調推進會,提升對整治黑臭水體重要意義的認識,全面安排部署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近年來,該市在整治中也做了不少工作——通過對沿岸排污口進行截污、查處企業的違法違規排放、清除河道周邊的非法養殖場、清理河道兩岸垃圾和水面漂浮物、對淤泥量大的河道進行清淤,并選擇合適河道進行生態處理。
目前,27條黑臭水體已全面開工整治,開工率100%。共完成累計投資25.68億元,其中2018年以來投資3.78億元,新建管網64.6公里,清理臨時非法養殖場341家,畜禽30萬只(頭),完成清淤疏浚23.5萬噸,清理垃圾及水面漂浮物15421噸。
在“適用性、綜合性、經濟性、長效性和安全性”的原則下,惠州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先設計后整治、先重點后一般、先治污后景觀”的工作思路,采取“一河一策”方式,做好黑臭水體整治建設。具體的措施就是根據不同水體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分析,選擇合理的控源截污、清淤、內源治理、化學修復、生態修復或其他治理措施,尋根溯源,消除水體黑臭,改善水質。
治理污染源,是根治水體污染的最關鍵一環。
記者了解到,針對不同黑臭水體的實際情況,惠州采取清除河道流域內的非法養殖場,規范合法養殖場排污管控,治理農、林業種植面源污染,嚴控河道周邊工業企業排污,嚴懲違規違法偷排、籌建各黑臭水體流域內村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等措施,以加快推進黑臭水體整治。
今年11月14日—15日,該市還組織了省專家組對部分修改完善后的黑臭水體整治方案(一河一策)進行了專家評審,要求各區政府(管委會)按照專家提出的意見,對黑臭水體“一河一策”進行修改后組織實施。
日前,惠州市住建局局長甘少權帶隊到惠城區、惠陽區等多個區,對黑臭水體整治開展督導檢查,并向各區政府(管委會)印發工作交辦單,要求各區政府(管委會)根據工作交辦單落實整改。
水環境整治效果如何,需要客觀評價。
對此,該市委托第三方監測機構進行定期監測與評價,并將監測結果通過全國黑臭水體信息監管平臺和其他網站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
專家建言:變碎片化工程治水為系統性生態治水
不過,整治黑臭水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要看一條小江小河,黑臭水體整治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投資大,需要多個部門協調推進,而且整治后水質容易反復。”惠州市住建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實際上,一條河涌的整治,動輒需要數億元甚至更多資金投入,而此前的籌資方式,容易受政策調整影響。比如近來政府購買服務、PPP項目融資政策的調整,就影響了惠州一批河涌整治的資金籌措,而各區政府(管委會)財政缺口也非常大,因此影響了部分河涌的整治進度,甚至一些已完成前期工作的整治項目也停滯下來。
一些水體的整治深度也不夠。“主要是整治起點低,有的僅立足于清除黑臭,采用控源截污等治理措施較少,多數采用清淤疏浚、水質凈化、生態修復等治理措施,整治效果不穩定。”上述負責人說。而流域內的養殖,也往往是黑臭水體受污染的重要因素,雖然經過前期強力清拆,不過一些非法養殖場清理不徹底,合法養殖場排污管理不到位,對企業違法違規排放查處難度大等問題也依然存在。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該市對涉及黑臭水體存在的問題,將進一步發揮好黑臭水體整治辦公室的牽頭、協調、督導作用,傳導壓力,將主體責任壓實到各區政府(管委會),從嚴從實做好整改工作。
該市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舉措。比如除了提出嚴格落實河長制推動河長定期巡河外,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以水質達標為目標,突出控源截污治本,2018年底前修改完善黑臭水體“一河一策”整治方案。此外,各區要按照“一河一策”整治方案,重點實施截污納管、清淤疏竣等主體工程,對黑臭水體整治實行“拉條掛賬,逐個銷號”式管理,完成一條,驗收一條,銷號一條。
針對發現的涉及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市住建局負責人表示,將進行督查督辦,全力加快黑臭水體整治進度,確保在2020年底前,消除90%以上黑臭水體。
日前,惠城區邀請廣東省市政行業協會的專家組對7條黑臭水體開展調研工作。受邀的專家組成員分為兩組,實地走訪陳塘河、蓮塘瀝等7條黑臭水體,了解相關施工單位開展的整治工程進度和整治舉措。
作為專家組成員的廣東省市政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唐建新建議,治理黑臭水體要以流域為單元,以“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為主線,制定河涌綜合整治方案,改變碎片化的工程治水為系統性的生態治水,實現全流域水系連通、全河道管網配套、全天候污水調度,長效改善水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