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暴雨接踵而至,鄭州人都會提到“看海”。不過,隨著城市“海綿化”,城區以后不僅“看海”情況會減少,地面的積水還能存儲下來,作為地下水的補給。
1月4日,鄭州市城鄉規劃局發布鄭州市金水區、惠濟區、管城區海綿城市示范區建設規劃批前公示,根據規劃,鄭州將建設三種類型的海綿城市示范區。
消息
鄭州將建海綿城市示范區
面積相當于127.5個如意湖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三大區域涉及用地面積共1360公頃,約2.04萬畝,相當于127.5個如意湖。
其中,鄭州市金水科教園區海綿城市示范區面積最大,總規劃用地面積約為7646畝,其次為鄭州市惠濟區賈河、胖莊村海綿城市示范區建設規劃,為6900畝;鄭州市管城區商都歷史文化區海綿城市示范區建設規劃,占地面積為5850畝。
作為省級海綿城市試點,鄭州市已公布了《鄭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7~2030年)》,規劃區面積共1945平方公里,預計到2020年,鄭州將投入534.8億元建設海綿城市項目。
特色
三大海綿城市示范區
具體位置都在哪兒
金水區:面積最大,建設“海綿化”新區示范點
鄭州市金水科教園區海綿城市示范區面積最大,規劃范圍東起經三街,西至中央大道,北起金城大道,南至金寶路。
其中,公園綠地共44個地塊,用地面積約60公頃。
管城區:海綿化+遺址保護,打造舊城改造示范點
根據規劃,商都歷史文化區海綿城市示范區建設規劃范圍西至順城街—杜嶺街,東至城東路,北至金水路,南至城南路。
與新建城區不同,商都歷史文化區的“海綿化”將與區域文化資源相結合。
惠濟區:合村并城改造海綿城市典范
作為合村并城改造區域,賈河、胖莊村海綿城市示范區位于鄭州市惠濟區,建設規劃范圍東至天河路,西至江山路,北至大河路,南至開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