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6日從湖南省長沙市河長制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獲悉,2018年長沙投入超70億元用于市管河湖綜合整治。
其中,該市投入16億元新建、擴建了城鄉污水處理廠14座;投入23.52億元對朝陽溪等93條支流進行整治,對干流及支流清淤184.89公里,累計清淤179.23萬立方米,摸排問題排口約289個,已整治排口271個。
長沙位于湘江下游,水系發達,河網密布,境內的數百條大小河流造就了水韻星城的靈動,有“山水洲城”的美譽。目前,該市已將所有水域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
瀏陽河是長沙市境內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2018年長沙市各級投入超14億元對瀏陽河流域進行截污治理。近日記者赴瀏陽河沿線實地了解了瀏陽河治理情況。
走進位于瀏陽河上游的官渡鎮竹聯村,干凈整潔的柏油鄉間小道、沿村而過的清澈溪水、隨處可見的景觀盆栽、古風古色的民舍映入眼簾。
“近年來,我們堅決打好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特別是把小微水體的管護作為村支兩委的頭等大事來抓,確保實現一河碧水流入瀏陽河。”竹聯村黨總支書記吳敬芳介紹,竹聯村成立了由86人組成的小微水體管護志愿者隊伍,2018年共開展管護活動20余次,參與人員達986人次,完成斷面尺寸1平方米以上的溝渠疏浚32公里,斷面尺寸1平方米以下的溝渠疏浚53公里。
吳敬芳介紹,目前竹聯村沒有有污染的養殖戶;實現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零增長;已拆除違章建筑16處,清理垃圾30多噸、水葫蘆40多噸、淤泥2000多噸、僵尸船6條和攔魚網10處;先后整合80萬元環保專項資金、68萬元兩型示范村莊建設專項資金、1700萬元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等投入到治水美村工作中,將村中舊池塘、渠道等打造成景觀,吸引各地游客觀光。
今年64歲的竹聯村村民姜清華說,以前流經家門口的小溪就是一條臭水溝,遠近居民的生活都深受其擾。現在小溪的水很清澈,周邊居民還可在規定洗衣點洗衣服。村里環境變好后吸引了不少游客,很多村民借此機會售賣自家農產品。
在位于瀏陽河中游的普跡鎮,昔日的養豬大戶尹丙生正忙著制作鋁合金門窗。2016年開始,該鎮先后實施瀏陽河流域500米、1000米范圍內養殖退出工作,離瀏陽河600多米的尹丙生一家,2018年7月開始拆欄做鋁合金門窗生意。“目前營業額已有50萬元左右,關鍵是比養豬風險低,周邊環境也變好了。”尹丙生說。
普跡鎮是瀏陽市農業大鎮,原有20頭以上規模養殖戶3185戶,主要以養殖規模100頭以下的散小養殖戶為主。目前,該鎮已拆除606戶累計10萬余平方米養豬欄舍,完成率達98.06%;對王家壩河及其支流等4條瀏陽河主要支流500范圍內的1651個養殖戶摸底調查,從源頭上減少了養殖污染。
據悉,2018年1月至11月,瀏陽河1個國控、9個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100%,較2017年同期上升17個百分點,首次實現了在枯水年份水質不降反升。長沙2018年查處瀏陽河流域各類違法案件325起,罰款612萬元,追究刑事責任32人。
此外,長沙2018年辦理涉水案件542起,罰款1841.82萬元,移送刑事拘留55人,移送刑事犯罪32人,問責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