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城黃沙河河涌治理成效明顯,河涌水質得到改善
“環境治理”“河湖整治”“污染防治”成為今年東莞兩會熱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決打贏‘九大攻堅戰’,著力提升‘九大品質’”,全力打造“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其中針對生態環境,要求“堅決打贏環境治理攻堅戰,著力提升生態文明品質”。1月17日,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倪佳翔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市水務部門將全面打響河涌整治攻堅戰,重點整治10條黑臭水體和115條污染河涌,努力讓東莞的水更清。”
市領導督辦28條重點河涌治理
東莞正舉全市之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提升城市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市水務局將深入推進河長制落地見效,全面打響河涌整治攻堅戰,全面提升執行力,為東莞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水資源保障,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惠及廣大市民群眾。針對市民關注度高、污染嚴重,且治理難度較大的28條河涌,由市領導分別掛點督導整治。
倪佳翔認為,全面推進河長制依然是河涌整治的重要抓手。今年市水務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進一步推進河長制落地見效,全面打響河涌整治攻堅戰。具體來說,就是通過認真抓好對節能減排控源、截污納管增效、入河排污口整治、清淤活源修復等治水十大專項行動的督導落實,逐一明確目標任務、時間節點及部門責任,定期跟蹤督導,全程統籌推進。根據東莞實際情況,健全完善“一河一策、一河一檔”工作,全面建立河湖巡查隊,加大對河長巡河履職的督導考核,引導民間河長廣泛參與治河護河,在全市江河湖庫全面開展“五清”專項行動。
《政府工作報告》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市領導掛點督辦28條重點河涌治理,918名河長和33名湖長負責全市所有河湖的水環境治理和保護。這堅定了市水務部門補齊水生態短板的決心和信心,將盡快出臺河涌水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三年(2019-2021)行動計劃,明確河涌整治科學可行的技術路徑,以及逐年水環境質量提升的目標和細化的任務。2019年將重點推進10條黑臭水體和115條污染河涌的整治工作,動工實施10條跨鎮街河涌治理。完成編制《全市內河涌生態補水總體方案》,優選多種方式對河涌補水活源,促進更多的河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開門治水”推動更多河涌水清岸美
提升城市品質,對城市水生態保護提出了新要求。市水務局將繼續以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長制為契機,積極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繼續推動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加大力度推動示范區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把河涌水環境整治與周邊用地開發利用、城市景觀提升相結合,努力構建“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水生態文明環境,以優美的水生態環境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是全市“執行力建設年”。倪佳翔強調,市水務局將針對各類“痛點”“堵點”,營造“開門治水,人人參與”的良好風尚,突出強化執行、狠抓落實,堅持只爭朝夕、馬上就辦,全力以赴打贏水污染防治這一場硬仗,力爭推動更多的河涌落實“水岸同治”,實現水清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