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1月23日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為持續深入推進黑臭水體治理,今年年底前廣州將建設完成不少于1500公里污水管網。
一組數據顯示著廣州動真碰硬的治河決心。
2018年,廣州新建污水管網3430公里,是2016年的5.6倍,2017年的2.5倍,是“十二五”期間建設總和的2.6倍。
清理整頓散亂污場所5.83萬個;建成污水處理廠3座,開工建設12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2萬噸/日;
2018年,廣州市主要領導3個月內連發2道總河長令,下達剿滅黑臭水體任務書,壓實各級河長、部門責任。
廣州市水務局介紹,目前列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監管平臺的35條黑臭河涌基本消除黑臭,112條黑臭河涌水質改善,流溪河23條支流消除劣Ⅴ類,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全覆蓋。
2018年10月,廣州市入選由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三部委評審出的“2018年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名單。
廣州市水務局介紹,當前廣州黑臭水體整治工作仍面臨不小挑戰。一是“散亂污”場所整治不徹底,死灰復燃現象還存在。二是部分河涌違法建設侵占河道管理范圍問題仍然存在,尤其是歷史遺留及部分有產權的建筑清拆難,影響截污管網敷設。今年,廣州治理黑臭水體的重點內容包括切實抓好源頭截污、全面推進“散亂污”場所整治、加快推動河涌兩岸違法建設整治、強力推進污水設施的建設等。
廣州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存在問題的河涌,各區要抓緊落實整改,確保達到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率達到90%以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