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地處甘肅河西走廊的黑河臨澤段,大群白天鵝和黃鴨在水里時而休憩游樂,時而展翅高飛,與周邊山水林木相映成趣,黑河成為鳥類越冬生活的樂園。
近年來,臨澤縣把河湖水治理作為縣域經濟發展最寶貴的資源和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民生福祉,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為目標,全力打造優質水環境,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全面推行河長制,維護河流生態安全。臨澤縣將全縣登記在冊的河流和山洪溝道及湖庫納入河湖長制管理范圍,建立了由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總河長的“雙河長”工作機制。全縣設置縣級河長5名、鎮級河長21名、村級河長124名,并在主要干支渠創新建立了“渠長制”,由相應層級的負責人擔任渠長,建立了河湖統管、體系互通、監管合一的一體化河湖長體制。按照“鎮級河長一月一檢查,村級河長一月兩巡查”的要求,2018年縣鎮村三級河長共巡河2400多人次,對河道存在的河道垃圾、采砂、廢污水直排、岸線生態等方面的問題現場落實整改責任,做到即知即改,確保問題整改到位,有效解決了河流生態安全方面的問題。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自2017年以來,臨澤縣高度重視,各鎮各部門通力協作,牢牢扛起河湖管理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緊盯節點目標,扎實開展工作方案、組織體系、配套制度建設等基礎工作,嚴格落實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等河湖治理任務。全縣2條河流、28條山洪溝道和12座水庫得到有效保護,水生態、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整治河道。臨澤縣通過開展河湖“清四亂”、河湖垃圾整治等專項行動,把河道溝渠水系垃圾的清理整治作為重點,明確目標責任,全面落實整治措施,開展保護河湖源頭和飲用水水源地,及時清理河庫內的生活生產垃圾。對部分河道黑臭水體和污染問題進行集中整治,通過實施污水納管、引水入城、清污分流,城區內黑臭水體得到有效治理。對各水電站生活垃圾定點收集、定期清運,設立專用油品、危廢品儲存室,分類儲存,專業處理,實現庫渠河道保潔100%;鸚鴿嘴水電站、梨園河水電站等9家水電站還建設了不受人為控制的生態流量下泄設施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解決了水電站生態基流下泄和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的問題,確保河道水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開展河流劃界工作,編制黑河臨澤段和梨園河河道岸線利用規劃,劃定黑河岸線72公里、梨園河岸線103公里,埋設界樁2460個,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網格化”管理體系。
河道整治,全力打造水清岸綠優質水環境,讓臨澤水岸長綠、河湖常清,繪就如畫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