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江岸區幸福二路明渠曾經臭氣熏天,3月9日,長江商報記者在幸福二路明渠邊看到,明渠兩岸建成了步道,岸邊種上了花草樹木,同時安裝了休閑座椅,不時有居民在此漫步。幸福二路明渠的變化,成為湖北省持續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成果的一個縮影。
城市黑臭水體的整治是污染防治的重要一環,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在2月底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到2018年底,36個重點城市1062個黑臭水體中,95%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實現攻堅戰年度目標。據不完全統計,36個重點城市直接用于黑臭水體整治的投資累計1140多億元,共建設污水管網近2萬公里、污水處理廠(設施)305座,新增日處理能力1415萬噸,有效提升了水污染防治水平。36個重點城市黑臭水體涉及的101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比例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下降4.9個百分點,為全國水環境質量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
城市黑臭水體成因復雜,既有排放口直排污水的點源污染,也有雨水所帶來的面源污染,還有自身淤泥、水生植物造成的內源污染。以幸福二路明渠為例,1.2公里的明渠承接幸福二路周邊雨水及上游十大家明渠、百步亭路箱涵來水,匯水范圍包括后湖地區東片及丹水池片,規劃匯水面積為8.8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13萬人。后湖新城區在開發時不同地塊開發商規劃不統一,雨污水管網缺乏系統性。為對其進行改造采用了多種治理手段。新建污水管道8.1公里,防止污水經市政雨水管涵直排入渠;明渠邊坡設置杉木樁、生態石籠凈化雨水,截留雨水中的固體污染物;清淤近2萬立方米;定期清理垃圾、落葉等污染物,通過補水提高水體的流動性。
湖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是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關鍵之年,各地將編制完善年度黑臭水體治理計劃,全面完成生活污水直排口截污,設區城市75%的黑臭水體、黑臭河道要疏浚一次,城市黑臭水體消除率要達到90%。
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2019年是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的攻堅之年,張波表示,將力爭通過兩年努力,消除地級城市建成區90%以上黑臭水體。同時,已經治好的黑臭水體,只要老百姓有意見,現場核實屬實的,依然會列入國家整治清單,繼續督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