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洲生態治理示范段。

越來越多的水鳥棲息玄武湖。

美麗的南京玄武湖。 玄武湖管理處供圖
玄武湖是南京主城區重要的水資源風景區,也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江蘇首家掛牌的“書香公園”,被譽為“金陵明珠”“城市客廳,百姓樂園”。在城市防洪調蓄、市民休閑、生態環境、文化展示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南京市非常重視玄武湖水環境的建設與保護工作,適逢國家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大環境,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玄武湖景區成功創建國家水利風景區,并以此為契機大力推進科學治水,把進一步提高玄武湖水質作為玄武湖景區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
建立河長制,合力解決治水難題
玄武湖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玄武湖的水質狀況直接反映了南京城市治理水平。上游入湖河道水質不穩定是玄武湖水環境治理的突出問題。
為此,相關部門成立了玄武湖水環境提升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并按照“一河一策”的要求,制訂并下發了《玄武湖水環境提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提出以建設水生態公園為重點,控源截污、調控補水,切實改善湖水水質,維護湖區水生態系統功能的工作目標。
圍繞綜合整治、科學提升、長效管理三大任務,全面實施“833”工程,即“8項整治、3個提升、3個長效”,實施入湖河道排污口排查整治、匯水區域雨污分流片區建設、區域管網排查整治、入湖河道整治、湖體清淤疏浚等多項工程,并采取綜合管控措施,涉及市水務、建委、環保、城管、旅游、城建集團、玄武區政府等多個部門和單位。
特別是景區所在區,加強了綜合治理的力度,入湖河道水質明顯提升,玄武湖水質日趨改善。
除此之外,為科學做好玄武湖水環境治理,景區利用駐寧科研院所多的優勢,加強了與在寧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通過持續生態治理,建設生態樣板
湖體疏浚、擴大庫容是玄武湖水環境治理的基本措施之一。在2009年和2014年實施的兩次大規模清淤的基礎上,2017年完成了東南湖泄洪溝口和環櫻洲內湖水域常態化清淤近10萬立方米。
2018年底啟動了東南湖東南片區水域清淤,計劃疏浚9.3萬立方米,現正處于全面實施階段,結合清淤還將建設部分生態濕地和水生植物栽植,增加湖體自凈能力。同時為鳥類、兩棲動物等物種提供棲息繁衍場所,促進湖區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進一步提升了景觀品質。
2018年建成了東南湖翠洲棧道水域沉水植物示范區,區域水質和透明度得到了顯著提升,現已成為景區水生態治理示范點;今年還將繼續實施西南湖部分水域生態環境提升。
打造水文化,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水質的改善就是最好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宣傳。近年來,玄武湖水質有了明顯改善,市民游客的滿意度逐年上升,群眾監督,合力治水已成常態。
打造水文化,是進一步體現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途徑。現正在打造武廟閘歷史文化展館,重點介紹玄武湖水文化歷史以及與南京水系演變關系,充分展示水生態文明建設歷史和發展。
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玄武湖每年都舉辦荷花節,包括精品盆栽荷花在內,玄武湖荷花品種超過200種,面積超過500畝。每到夏季,玄武湖滿湖荷花、風帶荷香。良好的水環境加以豐富的游園活動,給市民、游客帶來了更好的游園體驗。
今年,玄武湖景區將推動湖神廟、黃冊庫景點整合,并加強水環境、水文化的展示展陳,將水文化作為玄武湖的核心文化進一步拓展。同時增加水生動植物的標識,加強水設施、水文物、水體系的科普,讓市民游客認知水成果,體驗水文化,自覺保護水環境。
下一步,玄武湖景區將長效科學治水,全面提升玄武湖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