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日從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安徽正全面開展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大起底”工作,4月底前完成各類關聯性、衍生性問題摸排工作,8月底前完成規定整改。

圖為金沙江堰塞湖洪峰過流后的巨甸鎮。
2018年6月,安徽出臺《關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的實施意見》,打造安徽生態文明建設“一號工程”。2019年3月,安徽印發《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大保護大治理大修復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專項攻堅行動方案》(簡稱“‘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賀澤群介紹,安徽將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列為污染防治七大標志性戰役之首。通過“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使安徽省長江流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全面整改,1公里、5公里、15公里“三道防線”穩固筑牢,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提出,到2020年底,長江流域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全面達標,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到85%以上,長江干支流消除劣Ⅴ類水體,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消除,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據了解,“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提出了“23+N”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全面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深入推進工業污染治理等12項攻堅任務。
在“23+N”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方面,安徽聚焦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反映的23個問題,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8月底前完成規定整改。
同時,全面開展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大起底”,4月底前完成各類關聯性、衍生性問題摸排工作,8月底前完成規定整改。按時按質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省環保督察發現問題和信訪件問題整改,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未完成整改的問題,除整改時限為2020年底外,必須在2019年底前完成。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2月,長江干流安徽段總體水質為優,20個國省控斷面中,18個斷面水質為Ⅱ類,2個斷面水質為Ⅲ類,與上年同期相比,水質為Ⅱ類的斷面增加1個;46條長江支流總體水質良好,Ⅰ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