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省已進入枯水期,河道流量大幅度減少,水體自凈能力急劇下降,水環境質量安全穩定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為保障枯水期全省水環境安全,預防和及時處置各類突發水污染事件,認真做好枯水期有關水污染突發事件的應急應對工作,近日,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做好2019年枯水期水污染防治及應急應對工作的函》,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是高度重視。請各地要充分認識枯水期水污染防治及應急應對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復雜性,把抓好枯水期水污染防治、防范跨界水污染事件作為當前的重點工作之一,加強研判、提前部署、統籌安排、扎實推進。
二是密切關注水環境質量。請各地加強水質預警預報,視當地情況,可在重要敏感河段、重要湖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增設監測斷面,加大監測頻次,密切關注轄區內各河流水文、水質現狀及變化趨勢和輿情研判,一旦發現水質呈現惡化趨勢,要及時分析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處置。
三是加大環境監管力度。要進一步加強對污水處理廠、工業集聚區、涉水工業企業、尾礦庫和畜禽養殖場等涉水排污單位的環境監管;強化對各項污染防治設施及其在線監控設備的監督檢查,確保各項設施正常穩定有效運行;加大重點排污單位及偏遠地區河流、湖庫的日常巡查、抽查、暗查頻次,依法嚴肅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四是做好水污染聯防聯控。請各地進一步完善水污染聯防聯控部門協作機制,生態環境、水利、住房和城鄉建設、農業農村、應急管理等部門應按照職責分工密切協作;濮陽、商丘、周口、駐馬店、信陽、南陽等6個位于省界的省轄市,要加強同下游省份城市和流域管理機構的協調聯動,建立上下游間的工作協作機制,加強聯系,及時溝通河流水文、水質等信息。
五是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各地要加強枯水期的環境應急值守、應急準備工作,做到值班人員在位值守,備勤人員通訊暢通,隨叫隨到。同時,提前做好應急交通、通訊、監測、處置等設施設備的全面檢查、維護等各項應急準備工作,確保應急隊伍隨時拉得出、沖得上。一旦發生突發環境事件,各地要嚴格按照“五個第一時間”要求,妥善開展應急應對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消除事件帶來的損失和影響,確保轄區環境安全和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