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河水流過鎮區,居民們垂釣、散步、休憩……靜臥于蘇通園區江海鎮區的南北河,水清岸綠。可就在一年前,這條河還是臭氣熏天、垃圾遍布。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江海鎮區南北河,由場部西河、北河、東河,市場東河,星港灣社區中心河5條河道組成,處在鎮區居民最集中的區域。
去年底,南北河被列入2019年市區13條省考黑臭水體整治項目,要求今年年底前整治完成。
南北河病了,病得還不輕,溯其病因:
一是污水直排河道。江海鎮區承接原老南通農場區域,“先生產后生活,先建設后規劃”是當年老農場規劃建設的時代特點,其排水系統簡陋,雨污直排。多年來南北河直接承擔著沿線5平方公里內近2萬居民和200多家排水戶的排污功能,大量污水直接入河,日積月累,南北河水質嚴重惡化,重度黑臭。
二是違章搭建泛濫。近年江海鎮區城市化進程加快,涌入近2萬外來人口。由于基礎設施建設速度跟不上人口流入速度,且過去管理缺失,南北河兩側部分居民通過侵占沿河公共區域搭建出租房供外來人口居住,場部東河、西河等河道兩側違建泛濫。加之部分居民保持著過去的生活習慣,沿河種菜、家禽養殖屢見不鮮,南北河沿線成為典型的“臟、亂、差”地區。
三是水系無法貫通。南北河水系存在多處“斷頭河”,尤其是場部西河、東河等河道之間的“腸梗阻”,河道無法自凈自流,逐漸成為“一潭死水”。
這樣一條河,整治起來,難度肯定小不了:
老百姓說:這河已經臭了多少年了,一年時間,怎么可能治好?
基層干部說:200多戶的拆遷拆違、幾萬米的改管、還要把4公里多的河道全都疏通,困難太多!
治水專家說:污染這么嚴重、條件這么差的河道,還真少見,不下狠功夫,幾乎不可能按時完成任務。
上級領導說:最擔心的就是這條河,如果不狠抓進度,怕是要拖全市后腿。
迎難而上,思想一“變”天地寬
根據省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方案,今年年底前地級市建成區必須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南北河整治成功與否,事關全市黑臭水體攻堅戰成敗。
“按時完成南北河治理,是政治責任、歷史使命,躲不得、拖不得,必須迎難而上,堅決打贏黑臭水體殲滅戰!”面對艱巨的任務和基層干部的信心不足,蘇通園區黨政班子擲地有聲,堅決要“啃下硬骨頭”。
園區聘請設計院及治水顧問對南北河開展地毯式問題排查,科學編制《蘇通園區水體環境改造方案》《江海鎮區控源截污方案》等方案。防外源,控直排,全面對南北河匯水范圍內的棚戶區、安置小區和沿街“六小”行業全面實施截污納管,整改、封堵沿河問題排口,確保污水不下河;治內源,防污染,全面清理河道淤泥和垃圾,采用挖掘機施工和泥漿泵沖挖協同作業;活水系,提動力,在場部東河、西河間,市場東河嵩山路段、星港灣中心河江山路段等位置新建管涵,在市場東河、星港灣中心河、場部東河北延段各設置一座翻水泵站,確保南北河連通形成活水;增配套,美環境,改河道兩側為硬化路面,種紅葉石楠、法青等花草植物,維修粉刷沿河欄桿、兩側墻面,實現老鎮水質和沿河面貌同步改觀。
思想統一、方案科學,關鍵是抓落實。園區強化組織統籌,成立黑臭水體整治領導小組;全面發動240余名領導、干部職工參與整治,特別在拆遷拆違中,被征遷戶涉及工作人員及親屬的,即使沒有任務也要求提前做好工作,發揮帶頭引導作用;各部門責任人簽字認領任務,按照分工帶頭深入整治一線。為確保整治工作有效開展,園區還成立督察組定期督查問效,同時將整治工作納入績效考核,作為年終評比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的重要依據。
從嚴冬到酷暑再到深秋,南北河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成為錘煉園區、鎮區干部隊伍的“熔爐”。園區主要領導多次巡河,狠抓進度,嚴把工程質量;分管領導每周深入現場檢查施工進度,詳細了解推進困難,幫助鎮區干部解決問題,推進工作節點。整治以來,各級領導在70余次巡河過程中解決大大小小難題500余個。
由碧水回流到長治久清
截至目前,南北河整治中,共清淤河道4000米,整治排口388個,封堵排口269個,改造管網18000米,整改“六小”行業201家,新建改建公廁3個,完成46戶、5445平方米拆遷,拆除183戶,10837平方米違建,鏟除37600平方米亂種植,取締亂養殖家禽4500只。
最新內測數據顯示,南北河水質可初步判定消除黑臭;河道兩岸5公里道路完全打通,無一處違建遺留問題,周邊環境明顯提升。
深藏于農場老一輩人記憶的清波綠水又回來了。
老百姓說:這段時間水清了,也不臭了,還有人在里面釣魚哩!
基層干部說:現在想想,辛苦些是值得的,還大家一河清水也讓我們老鎮增添了往日氣息,這次整治真是為老百姓干了實事、干了好事!
治水專家說:南北河通過整治水質明顯提升,沿線環境明顯改善,實屬不易。
上級領導說:南北河整治提前完成任務,蘇通園區、江海鎮區的干部是下了苦功夫的,值得肯定。
目前,南北河整治已接近尾聲,即將迎來省、市各級領導、單位的驗收。但從黑臭名單上銷號,南北河就一勞永逸了嗎?園區各級領導干部認識一致:南北河整治僅僅是蘇通園區水環境治理的第一步,確保河道黑臭問題不反復,還要抓常抓長,相關工作即將展開:
河道清不清,沿岸環境好不好,最終還要人民群眾說了算。園區計劃定期向居民公布水質檢測數據,采取多種形式收集群眾意見,力爭群眾水質滿意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繼續深入開展河道及沿線污染防治工作,深入摸排遺留問題,做到老問題逐一銷號,嚴防私拉亂接、亂排亂倒、違章搭建、亂種植、亂養殖死灰復燃;
以實現鎮區河道水質提升到和長江水質一致為目標,進一步落實河長制,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落實專人巡查、清潔、管理,同時按規范定期對鎮區排水管道實施清淤、檢測、沖洗,全面提高管網運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