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趙坤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專訪。他表示,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將緊緊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結合深化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聚焦主責主業,主動擔當作為,創新工作思路和舉措,積極推進全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趙坤介紹,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重點在住房保障、城鄉人居環境改善、房地產市場管理、辦好民生實事、推進建筑業發展、加強招投標監管等六個方面提出新思路新舉措。
分類精準施策解決群眾住房問題
今年以來,廣東不斷完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截至10月底,全省新增保障公共租賃住房(含租賃補貼)對象10003戶,累計保障72.7萬戶。與此同時,廣東制定關于因地制宜做好共有產權住房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廣州、深圳等5市開展共有產權住房政策試點探索。在推進棚戶區改造方面,截至10月底,全省新開工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28679套、基本建成27940套,分別占總目標任務的114.9%和158.6%,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實現投資184.7億元。
“我們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突出住房的民生屬性,將其貫穿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全過程。”趙坤介紹,廣東將嚴格落實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城市主體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細化責任分工,推動落實好城市政府主體責任。指導督促城市政府制定和實施“一城一策”工作方案并做好備案工作,加快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分類精準施策,多渠道解決群眾特別是新市民住房問題。
趙坤透露,廣東將持續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目前正研究制定2020年廣東省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和房地產領域社會矛盾專項治理行動工作方案,進一步完善房地產市場監管和中介機構管理相關政策法規,重點加強對房地產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的監管,嚴厲打擊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組織開展物業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持續組織開展物業管理區域的掃黑除惡工作。探索建立業主委員會第三方審計制度,規范業主委員會運作,推廣使用業主大會電子投票系統。
調動各方積極性改善人居環境
城鄉人居環境的提升改善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生活幸福感。今年1月—10月廣東全省共治理違法建設1.56億平方米(含拆除1.19億平方米),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同時,廣東還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加快污水管網等截污納管工程建設,建立和完善城市黑臭水體投訴和舉報制度,鼓勵公眾發揮監督作用,加快實現城市黑臭水體“長制久清”。截至10月底,全省386條城市黑臭水體達到“初見成效”,消除比例達73.5%,廣州、深圳市城市消除比例達90%以上,廣州、深圳、清遠、汕頭成功入選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市。廣州車陂涌、深圳茅洲河中游段等一批成功整治案例被生態環境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全國宣傳推廣。
廣東正大力推進“廁所革命”,截至10月底,完成新建和提升改造城市公廁1727座,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目前,廣東正“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全省老舊小區改造,指導廣州、韶關完成14個老舊小區改造試點任務,全省累計改造小區290個、31.19萬戶、建筑面積1835萬平方米,惠及上百萬群眾。
談及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趙坤介紹,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指導地級以上市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工作,赴上海等地開展垃圾分類工作調研,正在組織編制《廣東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技術指引,啟動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第三方評估制度,積極籌備全省生活垃圾分類推進會。
趙坤表示,要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調動各方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廁所革命、海綿城市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積極性,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
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
趙坤介紹,廣東正加快推進頒布《廣東省綠色建筑條例》,為全面推行綠色建筑,實現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施工圖審查、施工、驗收和運行等全壽命期監管提供法律保障。同時,著力健全綠色建筑技術標準體系,著力強化綠色建筑質量監管,著力推動綠色建筑技術進步。
趙坤介紹,廣東將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發展,培育一批技術先進、專業配套、管理規范的骨干企業和生產基地,繼續積極穩妥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積極探索適合本地區的裝配式建筑監管機制和全過程質量追溯制度。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大力支持具有本土特色的裝配式建筑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做強做大裝配式建筑企業。
加快健全技術標準體系。繼續開展試點示范,加快項目開工建設。在有條件的城市試點發展鋼結構住宅等裝配式建筑,繼續開展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產業基地和示范項目認定工作,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在建筑業市場監管方面,趙坤表示,加快推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工程擔保制度,抓緊出臺相關法規,加快建立“全省房屋市政工程招標投標監管平臺”,全面落實招標人首要責任,健全招標決策機制,加快完善招投標制度體系。
規范房屋市政工程招投標市場秩序
為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進一步依法加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招投標監管,以問題為導向,在前期房屋市政工程招投標調研的基礎上,針對房屋市政工程招投標中的問題表現和市場實際情況,通過完善招標人決策機制,進一步落實招標人自主權,嚴厲打擊圍標串標和虛假招標等違法行為,強化標后合同履約監管等措施,全面深化我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堅持設施工程招投標改革。
趙坤介紹,將積極探索以“評定分離”為重點的制度建設,加快完善招投標制度體系。一方面要抓緊制定《關于深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領域招標投標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積極探索實施“評定分離”制度,全面落實招標人首要責任,健全招標決策機制;另一方面要抓緊制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標投標管理辦法》以及串通投標認定查處辦法、信用管理辦法等多個配套文件,以全省“一盤棋”思路,完善招投標制度體系。
廣東還將創新運用以“互聯網+”為重點的監管手段,切實規范招投標市場秩序。一是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大力推行電子招標投標,加快建立“全省房屋市政工程招標投標和合同履約監管平臺”,加強招投標的事中事后監管和大數據智慧監管,減少人為因素對評標定標決策的影響,實現招投標全過程留痕、可追溯,并持續跟蹤至標后履約情況,促進“人防”向“技防”轉變,著力提高招投標監管效能。二是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抓緊建立“全省建筑市場用工實名和誠信監管系統”。三是推動建立健全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等主管部門以及紀檢監察、司法、審計等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合執法檢查工作機制,形成監管合力,著力打擊惡意競標、圍標串標、虛假資料、行賄受賄等違紀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