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委水文局及其中游局在疫情防控期間克服困難,開展了三次水質應急監測,為疫情防控期經濟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的水利保障,受到水利部鄂竟平部長的充分肯定。”3月下旬,長江委黨組書記、主任馬建華登上水文302測輪,現場調研長江委水文中游局第四次應急水質監測時,對長江委水文局在疫情防控期開展的系列水質應急監測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長江流域內,尤其是湖北省及武漢等沿江重要城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長江委水文局高度重視特殊時期流域水環境監測工作,按照水利部關于加強疫情防控期間水利保障工作的緊急通知精神,所屬7個水環境監測中心不僅于2月2日起啟動流域重大突發水污染事件日報告制度,同時針對疫情防控集中反復大量使用消毒劑可能對河流水質的影響,在武漢、南京、上海等相關城市江段和城市河湖實時開展水質應急監測,全力保障流域水質安全。連續監測結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未發現水質異常現象及重大水污染事件,漢江中下游河段水體亦未見明顯的“水華”現象發生。
作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戰場,武漢市境內長江與漢江的水環境質量及接納排放情況備受社會各界關注。2月以來,長江委水文局及其中游局連續組織開展了4次應急水質監測,第一時間報送測區內長江與漢江的“體檢報告”,防止可能出現的次生水環境問題對人民群眾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2月23日,長江委水文局所屬長江中游水環境監測中心克服武漢“封城”期交通出行不便等影響,在嚴格做好監測人員健康防護的前提下,對武漢江段5個國家重點水質監測斷面、5個城市取水口和4個主要市政排污口實施了應急監測。
4天后,為深入了解、掌握武漢河段水體水質變化狀況,長江中游水環境監測中心在上述監測點再次組織開展第二次水質應急監測,實時跟蹤水體水質情況。
3月6日,根據有關信息反饋,長江中游水環境監測中心啟動應急監測預案,組織人員對漢江中下游干流開展水質應急監測,在漢江下游集家嘴斷面附近進行了水溫、PH、溶解氧、葉綠素a等參數的的現場檢測并取樣,實驗室檢測了總磷、總氮、COD、浮游植物定性定量(藻細胞密度等)參數,全面掌握水體水質變化情況。
3月23日,考慮到前期氣溫較常年持續偏高,長江中游水環境監測中心在武漢江段開展了第四次防范性應急水質監測,主要監測參數為余氯,并在宗關、集家嘴兩個斷面開展“水華”應急監測調查。
在南京,長江委水文局所屬長江下游水環境監測中心根據所轄斷面所在地臨時交通管制措施的變化,及時組織開展了常規水質監測和應急水質監測。2月19日至26日,長江下游水環境監測中心在所轄長江干流九江至泰州江段14個國家重點水質監測斷面開展了常規水質監測,并在大通到泰州江段的8個斷面開展了檢測余氯的應急監測,以反映疫情對所轄江段水質的影響。
在上海,長江委水文局所屬長江口水環境監測中心結合防疫和工作需要,2月14日至20日,組織開展了上海市全市河湖水質監測工作;針對跨區作業,長江口水環境監測中心嚴格服從屬地管理,加強防護,確定跨區移交點,連續作戰,抓緊完成了43條(個)河湖、每條(個)河湖20多項參數的監測分析任務……
在抗擊疫情中,長江委水文局干部職工抗疫情、保生產,克難題、優服務,展現了科學防疫、敢于擔當的精神風貌。“作為流域水環境監測的重要監測機構,長江委水文局擔負著流域內重大突發水污染、水生態事件的應急監測工作職責。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發展,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前期我們主動作為,在不同江段開展了水質應急監測,服務抗疫工作需要。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我們將積極發揮技術優勢,繼續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水質應急監測相關工作,為確保流域水質安全貢獻水文力量。”長江委水文局局長程海云表示。